漯河市骨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与时间赛跑,争当急救先锋
2024-9-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本报讯(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卢闯 刘旭)近日,漯河市骨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医护人员成功抢救一例急性心包填塞合并颅脑、胸部严重损伤的急危重患者。
患者,26岁,因车祸头部和胸部遭受重创,意识模糊,呼吸微弱。刚送入EICU时,“心率98次/分,呼吸10次/分,血压骤降至68/46mmHg,指脉氧饱和度仅56%……”主任王春枝与医生徐少奇迅速作出判断,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胸腔闭式引流、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抢救输血,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迅速,医护人员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每一个眼神交流都传递着坚定与信任。
经过紧张的抢救,患者的呼吸得到了保障,氧饱和度上升到99%,在场的医护人员稍微松了一口气,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患者的心率仍然在持续地上升,血压在补液、输血、血管活性药物的维持下仍然无法达到预期。患者一定还有不常见的、隐匿的损伤。果然,把床旁彩超探头放在患者的剑突下的时候,所有人都心头一紧——心包填塞。
“赶快穿刺!”在医护人员熟练配合下,迅速给患者置入了心包穿刺引流管,随着暗红色的血液被抽出,患者的心率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血压也逐渐稳定下来。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在场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在病区外,患者的父母焦急万分,泪水与希望交织。医生一次次耐心地向他们解释病情与治疗进展,用温暖的话语驱散了他们心中的恐惧与绝望。“请你们放心,哪怕只有1%的希望,我们定会尽100%的努力去救治!”这句话不仅是对家属的承诺,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经过急促、紧张的抢救,患者病情逐渐稳定下来,10天后患者顺利转出EICU,急诊外科的医护人员接过接力棒,经过EICU、急诊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该院EICU医护人员表示,这场生死救援的胜利,不仅是对医护人员精湛医术的肯定,更是对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立医院)“三位一体一站式急救模式”的有力证明。在这里,每一个生命都被珍视,每一份希望都被守护。全体医护人员用他们的专业与奉献,书写着生命的赞歌,成为守护百姓生命安全的坚实后盾。
该院介绍,在漯河市骨科医院EICU,每一天都是一场无声的战役,脚步声急促而坚定,监护仪器的滴答声如同时间的警钟,呼吸机的轰鸣声则是不屈生命的号角。这里,是医护人员与死神较量的最前线,每一刻都上演着生命的奇迹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