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反复高热 原来是细菌“啃噬”着心脏
2024-9-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讯(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肖利珍 王永生)不久前,75岁的王奶奶因反复高热一个月,被确诊为重症感染心内膜炎。幸得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及时救治,才转危为安。
来到河科大一附院前,王奶奶因高热不退在当地医院已经住院一个多月,然而她的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还逐渐出现了胸闷、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的症状。此时家属才意识到,她的病情可能没那么简单,便急忙转诊至河科大一附院。心脏彩超检查发现,王奶奶心脏的主动脉瓣瓣膜已经长出了很多赘生物,被诊断为重症感染心内膜炎。这是一种致命的感染性疾病综合征,她需要接受4-6周的标准抗生素治疗,并进行外科瓣膜置换手术,才能完整去除感染灶。
河科大一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特聘专家王胜洵根据多年的治疗经验,为王奶奶制订了详细的诊疗方案。经过积极的抗炎等治疗,王奶奶病情有所改善。后经充分的术前准备,王胜洵带领副主任医师王永生、宋志斌,为王奶奶实施了体外循环下清除心脏感染病灶、二尖瓣置换术。
术中,心内科功能检查室主任曲红培对王奶奶进行了经食管超声检查,清晰、准确、及时地评估瓣膜置换的手术效果及心脏的状况,确保手术安全。在手术部相关医护人员、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马亚飞、体外循环副主任医师安卓翌、主治医师李佳弟等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王奶奶转入重症医学科(外科),在副主任张宪芬团队的精心治疗下顺利转入普通病房,继续给予抗感染治疗。目前王奶奶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
“重症感染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并非单打独斗,而是一场多学科协作的‘战役’。”王胜洵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跨学科合作的深入,重症感染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将更加精准、高效,患者会得到更快的康复。心脏大血管外科将会携手并进,用科技和人文的力量守护每一个宝贵的生命,共同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