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中心医院:持续推行“床旁结算” 让数据“多跑路” 让患者“少跑腿”
2024-9-1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董雅斓
为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根据省委改革办等部门要求,开封市中心医院持续推行由开封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委改革办、市医保局“便民就医少跑腿”七大举措。其中,“床旁结算”服务于2023年下半年正式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推出,有力提升了群众就医获得感。
那么什么是“床旁结算”呢?“床旁结算”是将原本需要到门诊一楼窗口办理的出院手续,前移到护士站,在护士的协助下,患者在病区即可完成费用结算、医保报销等一系列操作,避免了患者在不同窗口之间的往返奔波。同时,医院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灵活安排结算时间,确保在不影响患者治疗和休息的前提下完成结算。
在开封市中心医院中医科病房住院的李老先生,在他即将出院时,心中却不禁犯了难:他因中风后遗症需卧床休养、行动不便,且不愿让他远在异乡的子女为此奔波,一想到出院时需楼上楼下来回跑动,万一人多,还要在结算窗口排队等候……
鉴于中医科患者多属于老年群体,且普遍存在行动不便的情况,开封市中心医院中医科适时推出了“床旁结算”服务。在李老先生即将出院之际,中医科医护人员细心审查了李老先生的住院病历和中药费用清单,利用便携式电子支付设备,在护士站为他便捷地完成了出院手续。
李老先生感慨万分:“这项服务真是太贴心了,体现了中医‘以人为本’的关怀。如今技术发达,我在护士站就能办理出院手续,省去了不少麻烦,真是便民利民啊。”
通过这一创新服务,开封市中心医院中医科让患者感受到了更加人性化、便捷的医疗服务。
开封市中心医院儿科一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查找小细节,针对儿童就医特点,全力解决出院手续办理流程复杂问题,进行出院流程再造,及时整合院内资源,切实解决患儿就医过程中的“关键小事”。“宸宸妈妈,宝贝已经好了,可以来办理出院手续了!”
“嗯,好的,马上就去。”
“宸宸妈妈,这里是结账发票、费用总清单、出院证明、诊断证明,如果您有商业保险,请您在我们医院小程序中,申领一下复印病历,一般七个工作日后,就可以办理病案邮寄工作。或者您拿着身份证和孩子户口本到康复楼一楼复印病历也行。”
“这样就好了吗?现在结账真是太方便了,你们科室真的是为我们着想,省去很多时间和麻烦。我们在这里不仅治好了病,而且还交到了你们这些医生护士朋友。孩子能健康成长,多亏你们保驾护航。真是一次愉快的就医经历,我们只是想要一片树叶,而你们却给了我们家整片森林。”
经过一个月的磨合,开封市中心医院儿科一病区床旁结算率由10%提高到80%以上,流程的再造,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患儿就医体验打了一剂强心针,多数家长表示,在开封市中心医院就医,时刻能感受到春风细雨的温馨。
在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中老年人群居多,一部分患者或家属不会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等智能支付方式,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现金或银行卡进行支付,这使得他们在出院结算时无法享受床旁结算的便捷服务。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主动出击,积极反馈,经过与多部门的协调合作,神经内科三病区床旁结算的“武器装备库”逐渐壮大:科室配备了POS机、智能刷脸系统等,有效扩大了床旁结算人群覆盖面。
在科室配备POS机的第一天,就发生了一件感人故事。病区入住了一位患有脑梗死的中年女性患者,由于家里情况特殊,平日在院照顾她的是她年迈且患有腿疾的母亲王阿姨。在出院前一天,神经内科三病区的护士长刘辉发现王阿姨撇着脚,失落无助地在病房门口徘徊,便上前关心询问。
原来,王阿姨在为出院结算担心。她没有智能手机,入院缴费时使用的是银行卡,而且她的行动极其不便。若她去门诊窗口结算,不仅花费时间长,放心不下自己卧床的女儿。
刘辉耐心安慰王阿姨:“阿姨,您先坐,您别着急,我们科室刚刚配备的POS机就是供刷卡缴费患者使用的,虽然现在刚装上,还没统一培训使用方法,但别担心,我来给你想办法。”
刘辉立即与医保科联系,第一时间学习使用方法。短短几分钟,就成功在病区使用POS机为患者办理了结算手续。
王阿姨拿着刘辉递过来的电子发票,站起身激动地握着刘辉的手说:“闺女呀,你可帮了我一个大忙呀,我该怎么感谢你们呀!你们不光治好了我闺女的病,还暖了我这老太太的心呀!”
看到阿姨的笑脸,护士们觉得一切困难都是值得的。
全力推行“床旁结算”服务是开封市中心医院践行“便民就医少跑腿”七大举措服务理念的生动体现。此项举措,大大提高了出院结算效率,以往患者办理出院结算可能需要花费1—2小时,现在平均结算时间已缩短至3分钟。不仅为患者节省了时间,还方便了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的患者,减少了患者出院结算排队现象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人性化的服务,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 让患者“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