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影响一个学科】袁义强:守护生命的律动

2024-9-1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袁义强,心血管内科专家,省级专科医院的管理者。

他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工作了22年。这22年里,他从一名住院医师成长为医院的掌舵者。在他的管理下,该院从一家市级医院一跃成为中原地区知名的三级甲等心血管专科医院。

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担任医院党委书记的他,仍然坚持上门诊、到临床一线,时常“泡”在手术室,“钉”在门诊上,“长”在病房里。自上任以来,在4年多的时间里,他带领团队创造了多个全国、全省“首例”。

他说,最喜欢听的声音就是“怦、怦、怦……”心脏平稳跳动的声音,这是人生最美的乐章。为此,他愿用满腔热血和毕生所学守护好这生命的律动。

 

26年来,他开展介入手术2万余例,在河南省率先开展了左心耳封堵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三维立体定位下房颤射频消融术等高难度手术,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奖15项,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介入培训基地(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心病、左心耳封堵、瓣膜性心脏病)主任、左心耳封堵术全球带教专家。

2024年9月的一天早晨,记者走进河南省胸科医院里一排简易的板房,在一间既是门诊又是办公室的狭小房间内,采访了袁义强。

脚踏实地干事业

“把最好的房子留给临床一线”。到河南省胸科医院上任之初,袁义强带着院级领导全部从胸外科大楼整体搬迁至院内一栋3层简易板房。

在这里,7点到7点30分,是袁义强接待预约患者的时间。7点30分到8点,是袁义强开医院晨会的时间。晨会结束后,袁义强的去处不是门诊就是手术室。一天的大部分时间,袁义强都与患者在一起,即便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也是当天去当天返回。

在医院晨会上,各职能科室会提出前一天发现的临床一线难点和问题,袁义强会一一回应,当时可以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限时解决。

据了解,医院晨会制度实施至今,共解决了1373项院级研究议题,大大提高了职能科室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临床科室的服务能力,一些重大的学科建设以及科研项目进展也变得比较顺利。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袁义强带领团队开始了“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苦干把医院做好”的征程,并一步步向着目标迈进。

河南省胸科医院如何发展?袁义强在上任之初就确定了未来中期发展目标:做中国最好的胸科医院,手术技术及例数、急危重症手术占比、人才梯队建设、科学研究水平及国内外影响力等都要有大幅提升。

“对于现在的河南省胸科医院管理者和每一个医生来说,就是要脚踏实地地干工作,不能有任何功利思想,沉下心来干事,把学科做大做强。”袁义强说,这几年,河南省胸科医院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

河南省胸科医院的定位是一家专科特色省级三级医院,拥有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结核科等五大重点专科。在这4年多的时间里,心血管内科发展很快。有些同行想不明白:河南省胸科医院到底经历了什么?突然一下子变化这么大。

有些基层医生到河南省胸科医院进修后,回去向院长汇报学习情况。一些院长就说,其他不说了,就说河南省胸科医院这几年为啥突然一下子发展起来了,有啥经验可以学习的。

河南省胸科医院的精神就是“吃苦耐劳、务实重干、不屈不挠、谦虚谨慎”。用袁义强自己的话说,就是“没别的,就是踏踏实实地做”。

在袁义强的带领下,现在的河南省胸科医院人心齐、干劲儿足,发展也比较快。但袁义强认为,这只是起步阶段,与医院未来的发展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们还得继续埋头苦干。如果不知道怎样干,就带头干。”袁义强说。

源于热爱抓技术

2024年7月5日,河南省胸科医院开展食管牵开球囊保护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这是省内首例。袁义强带领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杨鹏伟、主治医师王记培、韩大臻等完成这例手术。

2024年7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成功实施人工心脏(LVAD)术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这是中原地区首例、全国第2例。袁义强带领瓣膜介入治疗中心团队里的葛振伟(心血管外科)、王磊(心血管内科)、钟巍(麻醉科)、纪淑姣(超声医学科)、刘建华(体外循环科)等专家,成功为61岁的张女士实施手术。

 

2024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成功实施一例人工血管内肺动脉瓣置换术,这是省内首例。袁义强带领心血管外科彭帮田、王磊、麻醉科奚高原、纪淑姣等成功实施这例手术。

2023年11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应用国产球扩瓣为高龄患者成功实施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这是全国首例。截至目前,该院已经成功完成22例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为多位年老体弱、高危的生物瓣衰败患者提供了新的、安全系数较高的治疗选择。

2022年7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成功实施脉冲消融术,这是省内首例。截至目前,该院已经成功完成20余例脉冲消融术。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

2021年6月,袁义强和河南省胸科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外科专家朱汝军等带领专家团队,会同浙江大学第二人民医院王建安团队,为86岁的张女士成功实施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这是河南省首例。

这么多“首例”,释放了什么信号?又有怎样的故事?

“源于热爱!源于我们敢于挑战高难度手术。”袁义强说。

“不只是追求多少‘首例’,我们真正要追求的是攻坚克难、创新技术。”袁义强说,这也是河南省胸科医院坚持不变的追求。

主动脉瓣狭窄或者狭窄合并关闭不全的患者有很多。对于这些患者,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但是,如果患者年龄较大或者其他脏器有问题,体质很差、有手术禁忌,就无法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他们,只有通过介入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大腿根穿刺,把瓣膜直接放到主动脉瓣的位置。这种技术创伤小,让很多患者获益。

目前,河南省胸科医院开展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例数在全省领先。

河南省胸科医院将这些技术及时用于临床,引领学科发展。

袁义强对待手术严谨、专业。他认为,做手术,不是看手术风险的大小,而是看有没有手术指征。如果有手术指征,风险越大,往往患者的获益也越大。有些风险小的手术,如果没有手术指征,是绝对不能做的,做了反而对患者有害。

 

2020年2月1日,67岁的朱先生因为胸闷、心慌、双下肢水肿到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入院的当天晚上,朱先生的心脏就开始“罢工”。医生随即将朱先生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朱先生有严重的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在接受救治的过程中又出现多个并发症,反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重度肺部感染,十分危险。袁义强等专家在研判后,采取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射频消融术,让朱先生“罢工”的心脏“弱弱”地恢复了工作。最后,经过医护人员近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朱先生被转入普通病房,后来康复出院。

这几年,袁义强遇到的复杂危险病例太多了。袁义强喜欢琢磨每一台手术,做完手术后会仔细想一想哪些地方还不完善,哪个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可以进行技术创新。袁义强经常说,胸科医院,就是要做其他医院不能做的手术,要做其他医院不敢做的手术,要做风险大、难度大的手术。

在袁义强的带领下,河南省胸科医院心血管内科先后开展数十项新手术技术,其中高龄老人二尖瓣瓣中瓣置换术等填补国内空白,数十项技术填补省内空白。该院心血管外科的规模、学科设置等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其中三级、四级手术占比93%以上,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反哺患者做公益

“真是辛苦你们了,欢迎你们再次到来,来给我们这儿的孩子们看病,感谢!感谢!”2024年7月6日凌晨2点40分,喀什地区慈善总会会长陈晓军紧握着袁义强的手,激动地说。

 

从郑州到喀什,全程约4200公里。2023年9月开始,河南省胸科医院“万里关‘心’路 豫喀一线牵”先心病患儿筛查在喀什5个县开展。

为了给这些孩子带去健康的“心”希望,2024年7月,河南省胸科医院的专家团队不辞辛劳,再次踏上万里关“心”路,为边疆地区更多先心病患儿带去关爱。此次专家团队对喀什及其所辖疏勒、疏附、伽师、岳普勒、巴楚等12个县的先心病患儿展开筛查。

在袁义强的带领下,河南省胸科医院的专家团队曾3次远赴3200公里之外的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开展先心病患儿免费筛查活动。

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地区,为了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袁义强一边戴着面罩吸氧,一边为当地儿童做检查。专家团队共筛查600余名儿童,并将有手术适应证的患儿接至医院进行免费救治。

截至目前,河南省胸科医院已成功救助2万余名困难家庭患者,救治范围辐射到贵州、新疆、西藏等地,救助资金超1.9亿元,救助人数和筹资金额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医院做公益不能夹带任何功利性。”袁义强说,公立医院就要勇担社会责任。

秉持这样的理念,他所领导过的医院都坚持开展爱心公益活动。多年来,河南省胸科医院开展的各种慈善救助活动已惠及河南省各地患者,并辐射到新疆、西藏。在这些公益救助活动中,袁义强带头做手术、义诊,帮助当地医院提高医疗技术。

河南省胸科医院长期派驻专家到信阳市光山县、息县,洛阳市孟津区,驻马店市平舆县等地开展技术支持,并与70余家基层医院开展技术协作,接收基层医院骨干来院进修学习,并为他们免费提供食宿。

河南省胸科医院参与河南省红十字会举办的各项活动,每周选派专家团队赴基层医院开展技术合作;通过健康宣教、义诊、送物资等形式,帮扶有困难的群众;与三门峡、信阳等地合作进行先心病筛查,举办义诊、健康教育活动等;与近50家基层社区签订双向转诊和合作协议,通过开办继续教育培训班、社区基层医生培训、社区义诊活动等,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河南省胸科医院与慈善基金会合作,实施“生命之树常青儿童先心病援助项目”“爱佑童心项目”“神华爱心行动项目”“彩票公益基金社会公益项目”“河南省天伦关爱残疾人儿童基金项目”“正婷爱心基金救助先心病患儿项目”等,建立了规范的救助程序及有效的监管制度。

搭建平台谋发展

学科发展需要积淀,但也有快速提升的途径。“相对快的提升方法是做大规模,增加专科例数,提升技术水平,打造人才梯队。”袁义强告诉记者,要把河南省胸科医院打造成一个平台,让想做事的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有了专科例数、技术水平和人才梯队,而后加强科研和教学工作,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自然就会越来越大。

首先,科室框架要拉大,体量要大;其次,科室要多,分成多个病区,才能发展好。各个科室齐头并进,每一个科室都要有自己的特点。

学科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为年轻医生提供了更多施展才华的平台。

“培养年轻人最好的方式,是给年轻人压担子,把他们的潜力激发出来。年轻人能干很多事儿。”袁义强说,医院行政职能部门就是临床一线的后勤保障部门,帮各个临床科室解除后顾之忧。

2020年,河南省胸科医院被CDQI(全国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工程)评为“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示范中心)”,并顺利通过中国房颤中心认证,成为河南区域分中心单位。该院还获批成为中国心衰中心和中国胸痛中心。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细分病种的相关学术会议,该院为全省乃至全国同仁进行学术交流、经验分享提供平台,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未来,河南省胸科医院将紧盯心脏移植、肺移植这些学科建设高地,争取在器官捐献与移植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加快亚专业发展、激发学科新活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开启新引擎。

为了这一目标,袁义强带领团队踏上了新征程。(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李红)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