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人民医院成功挽救重度药物肝损伤患儿

2024-9-2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王正勋 通讯员 任怀江 褚玉山

“快来救救我的孩子吧,他已经几天不能饮食,一吃东西就吐,脸色煞白煞白……”一位心急如焚的家长来到温县人民医院儿科一病区,焦急地向科主任秦凌阳求救。

 

秦凌阳连忙仔细地为孩子查体,并详细询问病史。患儿6岁左右,但尿床已有3年了,近2个月在当地诊所服用“益肾补骨液”治疗,其间从未检查过肝功能。近日,患儿四肢躯干均出现黄疸,且进食即吐,精神差,初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遂向家属讲明病情并收住入院,积极开展相关检查。

 

检查结果一出,让秦凌阳惊出一身冷汗——孩子总胆红素162umol/L,高出正常值的5倍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465U/L是正常值的37倍,天门冬氨酸转移酶1160U/U是正常的30倍,几乎达到了肝衰竭的诊断标准了,甚至肝胆脾彩超提示胆囊内有沉积物(充满型)……

药物性肝损伤,使患儿病情危重。秦凌阳立即邀请院内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尚斌南、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志新等,开展多学科专家会诊。一边保肝降酶退黄对症治疗,一边联系磁共振室给患儿完善上腹部、胆道水成像MPCP。

秦凌阳为了尽快明确诊断,多次打电话,甚至亲自去磁共振室协调,完善了磁共振检查。经过多学科会诊,最终明确诊断患儿为药物性肝损害(重度),于是给予保肝降酶、对症用药等积极治疗;并定期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经过秦凌阳和科室团队精心治疗,患儿转危为安,终于康复出院。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