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成功施术
2024-9-2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讯(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梁靓)“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如果发现肠道内有大量息肉或腺瘤,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近日,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院(开元院区),说到不久前的一例手术,胃肠肿瘤外科二病区主任周博说。
半年前,40岁的王先生因便血在当地医院就诊,肠镜检查结果却让他如坠冰窟——直肠癌,且整个结肠布满了数以百计大大小小的息肉、腺瘤。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王先生和家人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中。他们四处打听,来到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院寻求一线生机。
主治医生顾晨文详细询问了王先生的病史,考虑他可能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目前王先生的情况,不单单是需要解决直肠癌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那些遍布结肠的息肉、腺瘤极有可能会演变成肿瘤。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顾晨文立即向周博汇报,并迅速完善了相关检查。
经评估,王先生的直肠肿瘤病变范围较大,且距离肛门较近,属于局部晚期的低位直肠癌。按照治疗指南,周博组织了影像中心、病理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等相关科室的专家,为王先生进行了肿瘤多学科会诊(MDT),医疗团队决定先为王先生进行术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以降低肿瘤的级别和分期,为后续的手术治疗创造条件。放化疗后,王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手术时机成熟。
手术当天,整个手术团队严阵以待,采用了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永久性小肠造口的手术方式,并在术中通过肛门一并取出切除的全部结直肠组织,以避免在腹部另做切口,最大程度减轻王先生的痛苦和创伤。这一创新性的手术方式,不仅减轻了王先生的痛苦,还体现了胃肠肿瘤外科二病区的微创优势和患者至上的治疗理念。
手术过程充满了挑战,盆腔及肛门切口空间狭小,切除组织又多,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肠管破裂,污染手术区。但手术团队凭借精湛的技艺和默契的配合,历时两个半小时成功完成了这场高难度的手术。术后,王先生的腹壁仅留下了几个微小的腹腔镜穿刺孔瘢痕,几乎看不出手术的痕迹。在恢复期间,他几乎没有感受到疼痛,恢复速度之快、效果之好都超出了他和家人的预期。目前,王先生已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