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期的结肠癌怎么治疗?
2024-9-1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然而,对于不同分期的结肠癌,其治疗方法存在差异。
一、结肠癌的分期
根据结肠癌侵犯程度(T分期),局部淋巴结转移情况(N分期)和远处转移的情况(M分期),将结肠癌分期。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8版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
根据TNM分期,结肠癌按严重程度可分为0~IV期。
早期结肠癌(0~I期):原发肿瘤仅局限于黏膜内或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Ⅱ期结肠癌(Ⅱ期):原发肿瘤侵犯肠壁肌层,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Ⅲ期结肠癌(Ⅲ期):无论原发肿瘤侵犯深度,存在区域淋巴结的转移,但无远处转移。
IV期结肠癌(IV期):肿瘤转移至其他器官,如肝、肺、骨和脑的转移;腹腔种植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如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二、治疗方法
1.早期肠癌(0-Ⅰ期)
对于早期肠癌患者,治疗方式主要有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选择。治疗后需定期观察和随访。
内镜治疗
适用于满足特定条件的Tis、T1,N0,M0患者。治愈性内镜切除需满足以下组织标准:肿瘤粘膜下浸润<1mm;无淋巴管血管侵犯;肿瘤分化良好;肿瘤出芽数为0;肿瘤距切缘≥1mm。由于存在淋巴结转移风险,内镜治疗后需定期行结肠镜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
手术治疗
对于不能行治愈性内镜切除的早期肠癌患者,建议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肠癌根治术,术后定期观察随访。
2.进展期肠癌(Ⅱ-Ⅲ期)
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情辅助化疗。
Ⅱ期结肠癌
根据危险因素分为低危、高危和普危。建议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治疗方案根据危险因素确定:低危者定期观察随访;高危者辅助联合方案化疗;普危者辅助单药氟尿嘧啶化疗。
Ⅲ期结肠癌
建议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辅助联合方案化疗。对于部分初始不可切除的病例,可考虑先行转化治疗或联合缓症手术,评估根治性切除机会。
3.晚期肠癌(Ⅳ期)
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出现远处转移(M1)即为晚期,以肝转移最常见。根据原发灶和转移灶初始是否可切除制定治疗方案。可切除的肝转移患者根据手术复发风险评分(CRS)确定治疗方案。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肠癌患者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并在多学科团队的指导下进行全程管理。
三、日常护理
注意症状表现:日常生活中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要做到了解,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消瘦、疼痛、硬块、腹水、肝脏肿大等症状,最好是及时就医,帮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
注意清洁:对于术后使用人工肛门的患者而言,最好是采取人工肛门在上的侧卧方式来休息,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粪便对伤口丶污染,避免感染的情况发生,日常做好清洁。
定时排便:在日常护理结肠癌患者的时候,如果患者出现几天没有排便的情况,就要注意了,在医生的同意下通过泻药、人工肛门灌肠等方法帮助患者排便。不仅要防止患者便秘,腹泻同样也要预防,日常的饮食最好是少进食些含纤维素丰富、生冷等食物,以免给患者带去更大的伤害。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脾胃肝胆病科 张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