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转移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最具有挑战性的并发症之一,临床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加之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的存在,使得传统治疗方法难以奏效,临床诊断和治疗面临重重困难。传统的临床研究虽然为药物开发和疗效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它们往往受限于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制了研究结果在更广泛患者群体中的外推性。因此,对于脑膜转移这类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复杂性的疾病,开展真实世界研究(RWR)显得尤为重要。王启鸣介绍,通过RWR,可以覆盖更广泛的患者群体,包括在传统临床试验中可能被排除,以及体力状态评分较差的晚期患者等人群,收集到更全面、更具代表性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
伏美替尼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EGFR-TKI,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药理优势,包括“双活性、双入脑、高选择和代谢佳”,表现在临床即为疗效优异、脑转强效的同时,安全性好且治疗窗宽。基于上述特点,针对已进展至脑膜转移阶段的EGFR突变NSCLC患者这一特殊群体,开展评估高剂量(240 mg)伏美替尼治疗疗效与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不仅能够为临床提供更贴近临床实践的证据,更有可能通过剂量优化策略,为患者带来更早期、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据河南省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陈海洋介绍,该研究共纳入48例EGFR突变NSCLC伴LM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伏美替尼单药治疗/联合治疗(伏美替尼,240毫克口服,每日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次要终点为至治疗终止的时间和临床反应率。此外,研究还特别关注了治疗前后患者脑脊液中异常甲基化片段(AMFs)和肺细胞来源片段(LDFs)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与患者治疗反应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历时3年,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28日,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总体人群中中位生存期达8.43个月,中位至治疗终止时间(TTD)为8.27个月,临床反应率达75%,影像评估疾病控制率达92.1%。相较于同类产品,伏美替尼整体的中位生存期与TTD非常接近,表明伏美替尼在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的同时,也持续保持了对疾病的有效控制,这提示伏美替尼或可成为需要挽救性治疗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为他们带来高质量的生命延续。在安全性方面,尽管72.9%的患者的ECOG评分较高,但对每天240mg伏美替尼的耐受性较好,仅有6.3%的患者分别有3级氨基转移酶升高、恶心或白细胞减少,这证明了伏美替尼在确保疗效的同时,也守护了患者的安全底线。
此外,针对脑膜转移疗效评估的难题,本研究探索了脑脊液cfDNA(循环核酸)甲基化分析在脑膜转移疗效评估中的应用。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cfDNA的甲基化分析,能够识别出肺癌相关的甲基化片段,并且发现这些肺癌细胞来源的异常甲基化片段的变化与患者的临床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一发现对脑膜转移疗效的评估以及未来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新的方向,进而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王启鸣说,该研究的正式发表为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对于脑膜转移的诊疗和评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为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团队成员陈海洋、杨森为第一作者,王莉莉、武迎喜、吴育锋等为参与作者,王启鸣为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