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常娟 通讯员 周厚亮)10月26日,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立东主编的《河南食管癌防治研究历程》出版,讲述河南三代医学科技工作者前仆后继防治食管癌的故事。
食管癌是极具中国人特色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增约50万例食管癌患者中,一半以上发生在中国,而河南是全国食管癌高发省份。自1959年开始,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沈琼、裘宋良等为代表的河南医疗队专家组(河南第一代食管癌研究专家) 长驻林县开展高发区食管癌防治研究,从此揭开了连续三代人、长达65年的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研究工作的序幕。沈琼和裘宋良教授是我国第一批赴林县食管癌高发区进行现场人群研究的病理专家,坚持在林州工作和生活20年,研发出“食管拉网冶”检查方法,建立了国际上首个食管癌和癌前病变脱落细胞学诊断标准等。研究生培养制度恢复后,老一代科学家开始培养了一大批食管癌研究青年人才。
其中,以王立东(师从裘宋良教授)、董子明(师从刘桂亭教授) 等为代表的青年学者,秉承老一代食管癌研究专家的无私、奉献、创新和爱国精神,1985年至今继续坚持林县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和实验室研究,形成了河南第二代食管癌研究专家群体。1995年以来,以王立东教授培养的高社干、周福有、秦艳茹、王启鸣和李秀敏博士等为代表的青年食管癌研究专家(河南第三代食管癌研究专家) 又相继投入林县高发现场防治和实验室研究工作至今。
65年来,河南三代食管癌病理研究团队前仆后继,紧紧围绕“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这一关键目标,在食管癌病因和干预、分子分型和早期发现、靶向药物和生物治疗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科研成果。比如,发明食管脱落细胞采集器(拉网),建立食管癌和癌前病变脱落细胞学诊断标准;发现食管癌易感基因和主要致病基因;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是食管癌重要发病危险因素之一。65年来,通过高发现场防治研究工作,河南医学科技工作者还为本领域培养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肿瘤领域领军人才。
《河南食管癌防治研究历程》用大量详实的图片反映了三代食管癌病理研究团队前仆后继,兢兢业业开展食管癌防治传承研究的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王城增、院长姜勇评价说,该书详述林县食管癌防治历程,彰显了医者无私奉献、求实拼搏精神,不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对广大肿瘤医务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激励和教育意义。
《河南食管癌防治研究历程》在2024年度食管癌防治高峰论坛暨Rutgers大学(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杨中枢教授食管癌防治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发布。此次大会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汇聚了国内外食管癌防治领域的杰出专家和学者,旨在深化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缅怀老一代学者取得的食管癌防治丰硕成果,一起学习他们不畏艰苦、不图名利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系统总结食管癌防治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深入探讨食管癌研究的新问题和防治新策略,规划和制定食管癌防控新蓝图,推动食管癌防治事业的蓬勃发展。
作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代食管癌防治传承研究的杰出代表,王立东秉承了老一代学者无私、奉献、求实、拼搏的精神,带领研究团队跑遍了林县的500多个村庄,以及河南18个地市的食管癌高发区,遍访了中国6大食管癌高发区和700多家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他们创建了包含8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诊疗、病理和50年随访信息的数据库和样本库;建立了60万人、38年随访的高发区现场研究基地,并深入阐明了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机制以及环境-遗传-基因互作对食管癌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通过这些研究,他们甄别出了关键分子标志物,获得了120余项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创建了食管癌液体活检早期发现的核心技术指标和关键检测技术体系,并在高发区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4项河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