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现场】医检互认的漯河实践
2024-11-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跨院就医,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不必再做重复检查,而是实现一次检查,多家医院共享。
连日来,记者在漯河市探访,发现该市18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了检查检验结果线上互认共享,检查检验结果也可跨医院调阅,走在了全省前列。
率先在全省实现检查检验结果数据调阅共享
“你哪儿不舒服,有做过检查吗,带检查结果了吗?”11月19日9时许,漯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王伟芳在接诊患者李女士。
李女士第一次到漯河市中心医院就诊,忘记携带在其他医院做的检查检验结果。王伟芳为其开具了血液相关检测,临床病历系统自动弹出一周前李女士在郾城区中医院做的血细胞分析、肾功能常规检查等3项检查检验结果。王伟芳认真查看后,点击了互认。
得知李女士还在郾城区中医院做过头部平扫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王伟芳打开漯河市影像云,随即调出了李女士的CT影像,根据其病症及历史检查检验结果记录,为其确定了诊疗策略。
医检互认是解决区域内医疗机构不必要重复医学检查检验问题,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的有效举措。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的河南省医检互认系统工作方案要求,今年11月底前,河南力争实现“检查检验结果同步互认”“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2025年6月底前,初步实现全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调阅互认。
“我们在今年年初就搭建了漯河市影像云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域内二级及以上医院影像检查结果共享、互认。10月又实现了18家公立医疗机构检验结果线上互认,互认项目涵盖五大类82项检验项目。”漯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宋耀生说。
截至目前,漯河市18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通过电子政务外网上传、调阅和共享影像检查数据142万余人次,为患者提供扫码调阅服务5万余人次,日均100名医生通过平台进行线上办公,有效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缓解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压力。
医检互认宣传广,群众知晓率高
李女士告诉记者,早在网上挂号时,自己就看到了漯河市中心医院公众号上宣传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息;来医院就诊时,又在门诊大厅和检验大厅看到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宣传栏;在医生诊室桌面上,还有一张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宣传页,再加上医生的口头宣传和询问,她很难不知道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政策。
“这真是一件好事儿,让大家看病省心又省钱,值得大力推广!”李女士连连夸赞。
王伟芳介绍,今年以来,漯河市中心医院的每个诊室桌面上,都多了几张河南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的宣传页;病区护士站及医生办公室也都有河南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的宣传页,对患者宣教时,医生护士也会告知他们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信息。
“为减轻百姓负担……各位医生一定要按照要求调阅和互认其他医院的检查检验结果!”今年年初以来,一张蓝色温馨提示标牌成为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坐诊医生的“标配”。标牌放在医生诊疗桌前的显眼位置,方便患者看到。“每位患者就诊时,我们都会询问他们最近做过检查没,并告知他们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息。”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方军铎说。
记者从漯河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漯河市充分发挥公共媒体作用,积极开展检验结果互认政策宣传,漯河市卫生健康委利用官微官网及漯河市各大媒体发布了漯河市检验结果线上互认医疗机构名单,引导群众合理、科学认识互认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与认可度。
患者人均节约62.2元
得益于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这次就诊,李女士省了200多元。
漯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宏向记者提供了一串数字:自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来,漯河市共完成医检线上结果数据上传下载279万余次,实现诊疗过程中结果互认提醒72.57万余项、结果调阅11.79万余人次,病历文书内引用线上互认结果4.3万人次,按累计互认量和相关互认项目医保支付标准测算,共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约132.2万元,人均节约62.2元。
如何保证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质量?记者了解到,漯河市从3个维度发力。一是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将检查检验质量纳入科室负责人目标考核,建立互认制度,健全了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组织体系;二是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设施设备管理,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检验质量和安全,并按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相关质量和安全信息;三是各级临床检验中心加强对相关专业的质量控制,将推进互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点,通过实施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确保各类医疗机构检验结果均能达到合格标准。
“为人民健康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宋耀生说。漯河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深入实施便民就医21项改革举措和改善医疗服务“六聚焦六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抓实线上检验结果互认工作,持续增加互认项目和互认率,以及调阅互认率;同时,充分利用医学影像云平台,积极推动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线上互认,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努力为群众交出一份厚重而暖心的民生答卷。(本报记者 常 娟 王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