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降压药成为手术“绊脚石”
2024-11-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高血压,作为现代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为了有效控制血压,很多高血压患者依赖降压药物维持血压稳定,降低发生心脏病、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然而,若高血压患者即将接受手术,药物的使用就需要特别注意。一些常用的降压药物可能影响麻醉效果,甚至引发术中或术后的不良反应。因此,了解哪些高血压药物需要在手术前停用,显得尤为重要。
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和手术操作可能会对血压产生影响,过低的血压可能导致重要器官供血不足,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某些降压药物如果在手术前未及时停用,可能会与麻醉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引起血压过低进而影响麻醉效果,甚至增加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医生通常会根据手术的性质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决定哪些药物在手术前需要停用。
ACE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和ARB类药物(如厄贝沙坦、缬沙坦)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效果显著。然而,这类药物可能在手术中引起血压过低,尤其是在接受全身麻醉或大手术时。为了避免麻醉药物与降压药物之间发生不良反应,医生通常会建议在手术前24小时停用这些药物。停药后,患者的血压能在较安全的范围内波动,有利于麻醉的顺利进行。
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合并心衰的患者,停药时需要特别小心,应根据医生建议来操作,避免因停药带来额外风险。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通过帮助患者排出体内多余的水来降低血压。虽然利尿剂对控制高血压非常有效,但它们也会影响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尤其是钾离子。如果术前使用利尿剂,可能会导致低钾血症,进而增加手术风险,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因此,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在手术前1-2天停用利尿剂,以避免电解质紊乱。在停药期间,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检查结果,指导补充适量的电解质,确保术中安全。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广泛用于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治疗,它们通过减慢心率和减轻心脏负担来达到降压效果。对于有冠心病或心绞痛的患者来说,β-受体阻滞剂是不可或缺的治疗药物。然而,这类药物有时会导致心跳过慢,尤其在手术中使用麻醉药物时,可能会增大低心率的风险。
但不同于ACE抑制剂和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通常不会在手术前停用。因为如果突然停用,可能会导致血压骤升或心脏负担增加,反而不利于手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继续使用。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是一类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血压的药物,与ACE抑制剂和利尿剂不同,钙通道阻滞剂通常不会影响麻醉的安全性。因此,这类药物通常不需要停用,但是如果患者病情特殊,在麻醉时可能诱发低血压的发生,就需要考虑停药。在手术前,麻醉大夫和手术医生需要共同评估患者情况,确保用药方案不会对手术造成不良影响。
停药并非“一刀切”,而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的种类来决定。一般来说,患者在手术前应遵循以下几点:
1.提前与医生沟通:患者在准备手术时,必须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等。医生会根据药物的种类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停药方案。
2.遵循医生的建议:药物的停用时间通常需要提前几天进行调整,特别是像ACE抑制剂、ARB类药物和利尿剂等,不能临时停药。医生会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保停药后的血压处于安全范围内。
3.监测血压变化:停药期间,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确保血压不会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波动。特别是利尿剂使用者,还需要注意电解质平衡,避免低钾等情况。
4.术后恢复:手术后,患者的血压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在恢复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状况逐步恢复药物的使用或者调整治疗方案。
1.认为所有药物都需要停:并不是所有的降压药物都要停用。比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通常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停药与否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2.自行停药:有些患者会因为担心手术中药物影响,自己决定停药或减少剂量。这样做可能会导致血压控制不稳定,反而增加手术风险。停药方案一定要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
3.停药时间不明确:停药的时间通常需要提前1-2天进行调整,而不是在手术当天突然停药。不同药物的停药时间有所不同,患者应按医生安排进行调整。
手术前高血压药物的停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患者必须配合医生,按时调整药物的使用。通过科学的药物管理,患者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中的风险,确保血压稳定,顺利恢复健康。
记住,手术前停药并非“乱停”,而是根据个体情况的科学调整。与医生充分沟通,获得专业的建议并遵从医嘱,才能让手术更加安全,术后恢复更顺利!
(河南省肿瘤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杨宝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