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季话养生,冬令时节巧煲汤
2024-12-3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时光飞逝,转眼间进入一年中的隆冬时节。天寒地冻,万物俱寂,寒风夹裹着凉意吹向人们,一旦保养失当,很容易风寒入侵,出现咳嗽。且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疾病上升风险增加,咳嗽、咽痛等盛行或迁延不愈。
咳嗽作为最常见的肺系疾病的症状之一,影响生活质量,且易迁延不愈。但咳嗽非肺脏疾病特有,风、寒、热等外邪,以及肝、肾等脏腑病变也会导致咳嗽的出现。那么针对这些不同原因导致的咳嗽,除了积极治疗已经明确诊断的疾病之外,我们来教您一些茶饮方、粥汤类食物来缓解症状、尽快恢复——“咳嗽季话养生,冬令时节巧煲汤”
一、风寒咳嗽——姜糖紫苏汤
风寒咳嗽是冬令时节最常见的一种咳嗽,由于感受风寒邪气而导致,大多咳嗽声重、气急,常伴有畏寒怕冷、流清鼻涕、咽喉痒、鼻塞等症状。病程较短,且咳出的痰大多是稀薄的白痰。这种时候,煮上一壶姜糖紫苏汤,暖暖身子的同时,还可以祛寒止咳。
1、姜糖紫苏汤配方:
原料:生姜、紫苏、红糖
制作方法:把生姜切片、紫苏洗净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熬煮后调入红糖即可。
2、姜糖紫苏汤功用:
生姜祛寒化痰,紫苏散寒解表,红糖温里调中,三药合用,可以达到祛寒止咳之作用。且这道汤饮由于添加了红糖调味,孩子也很爱喝。所以如果是因为受凉,而出现的咳嗽,只要符合风寒的证候表现,都是可以尝试此汤剂。
注意:如果是糖尿患者群,可以舍去红糖,虽然减少了一部分的温暖脾胃的作用,但驱寒止咳的效果并不会受到太多影响。
二、痰热咳嗽——桑菊梨皮汤
如果咳嗽较为频繁,同时喉咙疼痛明显,痰黄不太好咳出来,且舌苔黄腻,就要考虑风热咳嗽的可能。当然也有一部分人群可能最初感受的是寒邪,但经过一段时间,寒邪入里化热后,也一样会出现这种证候表现。那么除了对症用药之外,适当注意一些,梨水也是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的。
1、桑菊梨皮汤配方
原料:桑叶、菊花、梨皮、杏仁、甘草
制作方法:将此5味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煮开放置温热后,即可饮用。
3、桑菊梨皮汤功用:桑叶、菊花清热解表,杏仁、甘草,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梨皮清热生津。如果喉咙痛较为严重,同时伴有大便秘结的话,还可以增加少许牛蒡子来清热利咽,润肠通便。
三、肺阴虚损咳嗽——沙参麦冬汤
除了以上这两种咳嗽之外,还有一种咳嗽最近也困扰着大家,那就是明明各种症状都好转了,可是依旧咳嗽不止,多见于久咳后。这种咳嗽最常见的表现是干咳,咳嗽多发生在晚上,痰少甚至无痰,或者痰中夹杂血丝,伴夜间盗汗、身疲乏力。这种情况大多是肺阴亏虚导致的,需要养阴润肺。
1、沙参麦冬汤配方
原料:沙参、麦冬、川贝、杏仁、浮小麦
制作方法:以上几味药材放入砂锅中浸泡半小时以上,然后加入适量水煮开后将药液倒出,再加入适量水煮开后倒出药液,合并后代茶饮即可。
2、沙参麦冬汤功用:沙参、麦冬滋养肺阴,川贝、杏仁润肺化痰止咳,浮小麦敛汗养阴,对于老年人体虚咳嗽或久病后长时间的咳嗽不愈都有很好的辅助效果。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咳嗽虽小,但背后原因有很多种,且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严重疾病,因此出现咳嗽,除了日常养生、自我保健外,一定要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河南省人民医院 任琢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