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有哪些信号

2025-2-1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肝脏,堪称人体最“敬业”的器官,默默承担着解毒、代谢等重要工作,即便受到损伤,也依旧顽强运转。也正因如此,肝癌早期的症状常常被人们忽略。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大约70%的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实际上,肝癌在早期并非毫无迹象,只是这些信号很容易和其他小毛病混淆。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捕捉肝癌早期的关键预警信号,同时提供实用的应对建议,让我们一起为肝脏健康保驾护航。

一、身体发出的5个求救信号,别再忽视了

(一)右上腹隐痛

在右侧肋骨下方,要是经常感觉到一种“胀痛”或者“闷痛” ,可别不当回事。很多人会把这种疼痛误以为是胃病,可要知道,胃痛的位置大多在肚脐上方或者左侧。要是这种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特别是按压时疼痛还会加重,那可一定要去做个肝脏检查。

(二)莫名消瘦、浑身乏力

要是没有特意减肥,却在1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比如体重60公斤的人,瘦了3公斤以上),同时还老是感觉特别疲劳,怎么休息都缓不过来,甚至上个楼梯都气喘吁吁,那可得警惕,这很可能是身体代谢出现了异常。

(三)眼睛和皮肤发黄

黄疸最初的表现是眼白变黄,接着会扩散到全身皮肤。与此同时,尿液的颜色会变深,就像浓茶一样,而粪便的颜色可能会变浅,像陶土的颜色。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意味着胆管被阻塞了,必须马上就医。

(四)肚子肿胀

平躺在床上的时候,如果发现腹部高高隆起,按压还有波动感,就像装满水的气球一样,而且可能还伴有脚踝水肿,这可是肝癌引发腹水的典型症状,得赶紧去做超声检查。

(五)牙龈出血难止

肝脏负责合成凝血因子,要是经常流鼻血、牙龈出血,或者皮肤动不动就出现淤青,还很难止血,那就要去检查一下肝功能是不是出问题了。

二、这5类人群,肝癌风险超高,务必提高警惕

1. 乙肝/丙肝感染者:我国80%的肝癌都和乙肝、丙肝感染脱不了干系,这类人群一定要格外注意。

2. 肝硬化患者:每年都有3%-5%的肝硬化患者会发展成肝癌,定期检查必不可少。

3. 长期饮酒者:要是每天摄入的酒精超过40克,而且持续5年以上,那患肝癌的风险就会急剧上升。

4. 直系亲属有肝癌病史:这类人群患肝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2-3倍,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5.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那些合并了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患肝癌的风险增加了2-3倍。

特别提醒:40岁以上的男性、长期食用霉变食物(含有黄曲霉素)的人、过度肥胖(BMI>28)的人群,也都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肝脏健康。

三、体检时,重点关注这3个关键指标

1. 甲胎蛋白(AFP):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的值应该小于7 ng/mL ,要是持续升高到400 ng/mL以上,那就必须马上进行排查。不过要注意,大约30%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是正常的,所以不能只依靠这一项指标来判断。

2. 肝脏超声:肝脏超声能够发现1厘米以上的肿块,要是再配合“弹性成像”技术,还能评估肝硬化的程度。建议高危人群每3-6个月就检查一次。

3. 血小板计数:如果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100×10^9/L(正常范围是125-350),这可能暗示着肝硬化正在进展,需要进一步做增强CT或者磁共振检查。

小贴士:体检要是发现“肝血管瘤”“肝囊肿”,先别慌,这些通常都是良性病变,不过还是得定期复查,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

四、日常护肝的4个黄金法则,赶紧学起来

1. 饮食做到“三减三增”:减少酒精、发霉食物、油炸食品的摄入;增加深绿色蔬菜(比如西兰花)、优质蛋白(像鸡蛋、鱼肉)、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富含)的摄取。

2. 按时睡觉: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修复能力最强的时候。建议大家在22:30之前就上床睡觉,每天保证7小时的睡眠时间。经常熬夜的人,可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

3. 遵循“333”运动原则: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运动30分钟,运动时心率达到(170-年龄)次/分钟。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的时候配合深呼吸,还能促进肝脏排毒。

4. 谨慎用药:不要长期服用成分不明的保健品,止痛药(比如布洛芬)每个月使用最好不要超过10天,服用中药也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五、发现异常后,就医指南请收好

1. 挂号科室:第一次就诊,建议挂消化内科或者肝病科,如果已经发现了肿块,那就需要转诊到肝胆外科。

2. 检查项目顺序

(1)基础检查:血常规+肝功能+AFP。

(2)影像检查:先做超声检查,如果有需要,再进行增强CT/MRI检查,必要的时候可能要做PET-CT。

(3)确诊检查:穿刺活检(不过要先评估出血风险)。

3. 把握治疗时间

(1)早期肝癌(肿瘤<3cm):通过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能达到60%-70%。

(2)中期肝癌:可以考虑介入治疗和靶向药物联合的方案。

(3)一旦确诊,首次治疗最好在1个月内完成。

六、避开肝癌常见误区,别让错误认知害了你

1. “转氨酶正常就没事”:这种想法可不对,肝癌患者的转氨酶有可能完全正常,所以不能把转氨酶正常当作肝脏没问题的判断标准。

2. “小肝癌没症状”:哪怕是只有2cm的肿瘤,也可能会引起乏力、食欲下降等不太明显的症状。

3. “得了肝癌不能手术”:现在的微创手术(腹腔镜/机器人)创伤很小,部分患者手术后3天就能下床活动了。

肝癌早发现的关键就在于“主动筛查”,不要等到症状出现了才着急。高危人群最好每半年就做一次“肝脏超声+AFP”的组合检查,普通人到了40岁以后,每年体检的时候也别忘了增加肝部检查。记住,定期给肝脏做“体检”,就是对它最好的保护。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肝胆胃肠外科 施传运)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张驰  三校:贾佳丽  一审:杨小玉  二审:赵曦  终审: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