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现哮喘治疗新策略

2025-2-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讯(记者 常娟)近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发展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科学》上。该成果构建出一种新型的脾脏靶向性耐受型mRNA-LNPs疫苗递送平台(一种利用脂质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将信使核糖核酸疫苗递送到目标细胞的技术平台),通过诱导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Cs)及调节性T细胞(Tregs)防治过敏性哮喘,为过敏性疾病新型防治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策略。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常见疾病,现有疗法多聚焦于症状缓解,难以阻断疾病进展。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疗法在理论上有望根治哮喘,但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的促炎特性限制了在免疫耐受诱导中的应用。如何通过疫苗设计精准调控免疫反应,成为该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难题。

研究团队将天然抗炎分子雷公藤红素与核苷修饰的信使核糖核酸共同封装于硬脂酸掺杂的脂质纳米颗粒(sLNPs)中,构建了脾脏靶向的耐受性信使核糖核酸纳米疫苗递送平台。该平台通过静脉注射后选择性富集于脾脏,抑制树突状细胞的促炎表型,并促进其分化为耐受性树突状细胞,进而诱导抗原特异性Tregs的生成。研究结果表明,疫苗诱导的调节性T细胞可从脾脏迁移至肺部,抑制Th2型炎症反应(2型辅助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最终减轻气道高分泌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该研究首次将脾脏靶向递送与耐受性免疫调控相结合,为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及器官移植排斥的免疫耐受治疗提供了全新范式。研究团队开发的通用型疫苗平台可通过替换抗原信使核糖核酸,拓展至多种免疫紊乱相关疾病的个性化治疗。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省部共建重点项目及河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基金支持。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杨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