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脓毒血症:识别早期症状,及时救治
2025-2-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脓毒血症,又称为脓毒症(Sepsis),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发病机理复杂,涉及感染、免疫、疾病与手术等多种因素。脓毒血症病情凶险,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脓毒血症的早期症状、识别方法以及及时救治的重要性,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预防这一严重疾病。
一、脓毒血症的基本概念
脓毒血症是由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该病不仅涉及感染,还伴随着机体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受损。
(一)常见病因
1.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这些细菌具有强大的致病力,能在体内迅速繁殖并释放毒素,加剧炎症反应。
2.霉菌或真菌感染:在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中,霉菌或真菌感染也可能引发脓毒血症。
3.寄生虫感染:如疟疾,寄生虫在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过度反应,导致全身炎症反应。
(二)易感人群
1.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如严重烧伤、白血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由于身体内部环境的改变和免疫功能的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并引发脓毒血症。
2.接受过器官移植、化疗或激素治疗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难以抵御病原体的侵袭。
3.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感染或组织损伤也是脓毒血症的诱因之一,尤其是当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或涉及重要脏器时,术后发生脓毒血症的风险更高。
二、脓毒血症的早期症状
脓毒血症的早期症状通常包括体温异常、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和白细胞计数变化等。识别这些症状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1.体温异常:脓毒血症患者体温常出现异常波动,可能表现为高热或低体温。高热可加重机体代谢负担,损害器官功能;低体温则可能导致器官损伤。
2.心率加快:脓毒血症患者常常出现心率加快,且不是因为运动或情绪激动等原因。这是由于机体在应对感染时,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导致心跳加快。
3.呼吸急促:身体在努力为各个器官提供足够的氧气时,脓毒血症患者会表现为呼吸急促。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肺部功能受损,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来维持生命活动。
4.白细胞计数变化:白细胞是身体的“卫士”,如果白细胞计数过高或过低,可能是脓毒血症的信号。白细胞增多表明机体正在积极应对感染,但过度反应也可能导致器官损伤;白细胞减少则可能表明免疫系统功能受损。
5.其他早期症状:寒战、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关节酸痛、软弱无力等也是脓毒血症的常见早期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全身炎症反应有关,表明机体正在积极应对感染。
三、脓毒血症的识别方法
除了上述早期症状外,识别脓毒血症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检结果和实
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一)详细询问病史
1.了解患者是否有原发感染灶,如肺炎、腹膜炎、胆管炎、泌尿系统感染等。这些原发感染灶是脓毒血症的常见来源。
2.询问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
(二)全面体检
1.检查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是否有异常波动。
2.检查患者的皮肤、黏膜和淋巴结等,观察是否有红肿、压痛等感染迹象。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2.血培养:从患者的血液中分离出病原微生物,明确感染类型。
3.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作为炎症指标,辅助判断感染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4.影像学检查:如X线、CT、超声等,观察是否有原发感染灶和器官功能障碍。
四、脓毒血症的及时救治
脓毒血症起病急、病情凶险,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选择有重症救治能力的医院,配合检查治疗。及时救治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一)药物治疗
1.抗生素:早期、足量、广谱的抗生素治疗是脓毒血症治疗的基础。根据血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
2.支持性治疗:如补液、升压、维持电解质平衡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3.免疫调节治疗:使用抗炎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和特定抗体药物,抑制炎症反应,
减轻器官损伤。
(二)体温管理
脓毒血症患者体温常异常波动,需适时进行物理降温或复温,维持核心体温于相对稳定正常区间,减少体温异常所致不良影响。
(三)血糖管控
强化血糖监测,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高血糖致感染加重、免疫紊乱及低血糖引发器官损伤。
(四)控制感染源
对明确感染灶,如脓肿要及时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深静脉导管等可疑植入物,若高度怀疑为感染源头,应果断拔除,阻止病原菌持续入血。
(五)抗凝治疗
脓毒血症常引发凝血功能异常,易致血栓形成影响器官灌注。对于存在高凝倾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患者,可遵医嘱谨慎运用低分子肝素类药物,调节凝血瀑布反应,抑制微血栓形成。
(六)营养支持
1.患者应摄入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等,保证每日热量摄入不低于2000大卡。
2.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稳供营养。
(七)休息充足
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每日保证8小时以上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五、预防脓毒血症的措施
预防脓毒血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原发感染灶的治疗、注意个人卫生等。
(一)提高机体免疫力
1.均衡饮食,摄入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
2.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3.避免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损害机体免疫功能。
(二)加强原发感染灶的治疗
一旦发现原发感染灶,如肺炎、腹膜炎等,应积极治疗,防止感染扩散。
(三)注意个人卫生
1.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损和感染。
2.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四)避免医源性感染
在接受手术、侵入性检查和治疗时,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注意无菌操作。
六、总结
脓毒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疾病,其发病机理复杂,涉及感染、免疫、疾病与手术等多种因素。识别脓毒血症的早期症状,及时救治,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作为ICU医生,我们呼吁大家提高警惕,加强预防,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选择有重症救治能力的医院,配合检查治疗。通过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免疫调节和支持性治疗,我们可以显著提高脓毒血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浏阳市人民医院 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