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等已成为不容忽视的新型职业危害,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河南省作为我国职业紧张领域研究的先行省份,早在 2001 年就成立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职业病分会职业心理与紧张学组。这一组织研发的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已推广至全国 100 多家相关机构,为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今,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将职业紧张纳入职业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新调整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也将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纳入职业病范围。
焦作市职业病防治所在工作中发现,众多职业人群饱受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困扰。如矿工面临井下复杂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制造业工人因单调重复操作易产生抑郁情绪;长途运输司机、医护人员等,都因工作特性极易陷入精神紧张状态,进而引发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严重降低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在此背景下,焦作市率先行动,开通职业人群心理咨询热线,积极探索职业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
为确保热线服务的专业性与高效性,焦作市职业病防治所构建了完善的工作机制。组建由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及职业卫生专家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团队成员经严格选拔与培训,具备出色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同时,制定了详细的服务规范,明确接听流程、咨询原则与保密制度,并开通网络咨询、面对面咨询等。对于电话咨询者,专业人员会通过一对一通话,为一般职业紧张者进行初步心理测试,在倾听中疏导情绪,助其明晰自身需求。若需面对面沟通,可提前预约医师;对于病情较重需要心理治疗的病例,则及时转介至心理卫生专业机构;在紧急情况下,还能提供危机干预,给予心理支持。此外,焦作市还大力加强宣传推广,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开展知识讲座与宣传活动,与各方建立合作关系,扩大热线影响力;开展热线数据分析,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接下来,焦作市职业病防治所还将进一步拓展心理健康服务路径,如针对特定职业群体组织团体心理辅导,定期举办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建立心理健康门诊,搭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帮助职业人群掌握应对压力的技巧;为企业事业单位培育健康管理人员,提供便捷心理服务;加强监督,督促企业关注员工心理健康,从源头预防职业心理疾病,不断提升职业人群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