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残肢疼痛折磨 一朝鞘内给药开启新生
2025-3-1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孙金华 胡楠
当王先生从深度睡眠中醒来,却是他难得享受到的平静,“总算是睡了个好觉,没有再被疼醒了。”
截肢三十年,附骨之痛未曾歇
王先生是一位小儿麻痹症患者,自从三十年前做过截肢手术后,残肢处的疼痛便如同附骨之疽一般缠上了他。“疼,就像有人拿刀子割肉一样,一刀接一刀,”回忆着疼痛的感觉,王先生仍心有余悸:“这些年我没睡过几个好觉,时不时夜里就会疼醒,尤其是在夜里,疼痛发作会感觉更厉害。”
为了解决这顽固的疼痛,王先生的家人带着他四处求医。大小十几个城市,仅是手术就做过三次,吃过的药、做过的理疗和针灸更是不计其数。
“天天看着他受罪,我心里也不好受。一听说哪里能治这个病,我就带着他去,哪怕有一线希望都要去试试。试了这么多,都没有效果。”王先生的家人说,“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吃止疼药顶着,一把一把地吃。”
鞘内镇痛泵,顽固疼痛新疗法
偶然的一次机会,王先生的家人得知,河南信合医院麻醉治疗与睡眠门诊有针对顽固性疼痛的诊疗。尽管四处求医,遭遇了许多挫折,王先生的家人依旧对治疗抱有“一线希望,全力争取”的信念,于是带着王先生辗转来到河南信合医院寻求帮助。
麻醉科主任邢文予接诊后,立即为王先生开展了详细诊断和全面评估。面对这位被疼痛时刻折磨、面容消瘦的患者,邢文予团队以专业与耐心,为王先生制定了鞘内镇痛泵植入的方案。
经过与患者及家属详细沟通征得同意后,3月5日,邢文予团队为患者开展了鞘内镇痛泵植入术。在C型臂透视辅助下,导管顺着穿刺针被准确地送到患者椎管内,停留在预定位置,一枚纽扣大小的泵被植入皮下,与椎管导管紧密连接。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顽固性疼痛,顷刻间烟消云散
“感觉怎么样,好多了吧?”
“好多了好多了,谢谢医生!”术后第三天,面对前来查房的邢文予团队,王先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说,“饭也能吃得下,觉也能睡得好,以前一把一把地吃止疼药,自从做完手术之后就停了,感觉现在的状态非常好。”
王先生的家属对着邢文予不停地表示着感谢:“三十多年了,我很少看到他像这几天一样,精神状态好,吃得香睡得着,只要不再被疼痛折磨,我们全家最大的心愿就满足了。”
据介绍,鞘内镇痛泵植入通过手术将输注系统(鞘内镇痛泵)完全植入体内,包括导管和输注泵两部分。泵内储存镇痛药物(如吗啡、巴氯芬),通过体外遥控装置设置输注参数,药物直接作用于脊髓的镇痛靶点,阻断疼痛信号传导。用药量仅为口服的1/300,显著减少全身副作用,长期控制疼痛效果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