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患者马先生半年内体重骤减10千克,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双心室衰竭。唯一办法就是心脏移植。但心脏移植供体可遇不可求,植入单心室辅助装置对马先生的病情来说,又远远不够。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斌及其团队,在得知马先生的情况后,迅速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对马先生的病情展开了反复评估与深入讨论,最终决定为马先生实施双心室辅助植入术。
双心室辅助植入术需要通过左心室和右心房的主入路,将人工血管分别精准吻合到主动脉和肺动脉,从而实现对双心室的同步辅助,为全心衰竭且难以获得心脏供体、不适合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带来生机。但这项手术对医生的专业技术、团队协作都要求极高。
为了这场手术,杨斌团队精心筹备。从手术方案的精细设计,到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再到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无数次的推敲与演练,力求万无一失。
3 月 26 日,马先生的手术正式开始。手术室内,救治团队依据心脏解剖的精准定位,小心翼翼地将双心室辅助装置植入马先生的心脏。当人工心脏开始有节奏地 “跳动”,马先生的手术获得成功。
术后,马先生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术后,他在心脏移植中心接受精心护理和康复治疗,恢复情况良好。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三病区、心脏移植中心、心衰机械循环支持二病区主任周志明说:“现在国内主流的心室辅助装置主要是左心室辅助,对于右心室功能不好的患者,目前只能等待移植。由于每年器官捐献数量有限,在等待供体的过程中,患者病情随时可能恶化。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能够在供体短缺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过渡治疗,大大增加了患者生存的希望。”
杨斌说:“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能帮助患者心脏恢复正常泵血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此次手术填补了河南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也为后续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