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漯河市郾城区李集镇老集大队前李村的马路边、田间地头、村民家门口,李世良悉心听诊、问诊、健康指导、叮嘱用药……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
期间,他还主动登门,回访了几位曾在郑州住院的“老病号”。年近八旬的王老太太,一见到李世良,就紧紧攥住了他的手。这位曾因心力衰竭在郑州住院的老人,术后恢复良好,如今已能帮忙操持家务。
坐在小马扎上,李世良边问诊边记录,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给老人交代的日常注意事项。
其实,每次返乡,李世良的行李箱里总少不了一样东西——听诊器。返乡“流动义诊”的习惯,他已坚持了好多年。
方圆十里八乡,提起“李世良”的名字,乡亲们几乎无人不知,直呼他是“好医生”。
“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对他们而言却能省去舟车劳顿和不少开销。”李世良坦言,返乡义诊既是对故乡的眷恋,也是一名医者的本能。(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邢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