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融合是医学与工程技术交叉的创新领域,通过整合医学理论、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推动医疗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其核心在于解决医学难题、提升诊疗效率、优化健康服务,并在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疗设备、精准诊疗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活动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科研专项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将为双方合作的科研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加速医工融合科研成果的产出,助力骨科医学前沿研究与技术创新。
活动现场,一系列签约仪式依次进行。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院长张万斌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党委书记潘晔签订了双方战略合作协议,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多个领域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共同致力于医工融合创新发展,推动骨科领域技术突破与临床应用。同时,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海南国际医学中心也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与科研成果转化。
在学术讲座环节,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数字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的10位专家,围绕“医工融合・创新发展”主题,带来了一系列学术分享;内容涵盖医工交叉创新转化、智能医疗机器人与微创精准诊疗、中西医结合骨科优势转化等多个前沿领域的讲座,引发了与会者对医工融合未来发展的深入思考。
据潘晔介绍,该院与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的合作,将有力推动双方在医学研究、临床诊疗、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工作,更是该院提升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契机。未来,双方将紧密围绕骨科医学领域的关键问题,积极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机制,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本报记者 刘 旸 通讯员 张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