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变老“糊涂了” 可能是患了阿尔茨海默病 早识别早治疗
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为这一“记忆杀手”提供全新诊疗思路
2025-4-1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杨须 通讯员苗鸿炜 赵贺阳)“我在哪?我是谁?我这是怎么了?我要干什么来着,咋就突然想不起来了……若发现家里老人频繁出现类似‘在熟悉的街道迷路、刚做的事儿就忘、叫错名字、忘记亲人、情绪像过山车’等表现,别误以为是变老‘糊涂了’,有可能是患上了俗称老年痴呆症的阿尔茨海默病,要及早就医筛查。”4月13日,在郑州仁济医院举办的“关爱老年健康学术专题交流会暨老年痴呆及其关节脊柱和骨质疏松疾病交流活动”中,郑州仁济医院阿尔茨海默病诊疗中心专家杨晓博耐心为咨询者讲解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症状及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兹海默病这项相对较新的治疗手段。
阿尔茨海默病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是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类型之一。其病程进展较为缓慢,但不可逆,最终导致全面的认知功能丧失。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人,记忆和认知仿佛被橡皮擦慢慢擦拭一样,直至一切悄无声息地变成空白。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记忆障碍、行为障碍、语言障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出现失语、失用、失认等。
杨晓博介绍,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通过超级显微外科技术将颈深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颈内静脉精准吻合,使浅表淋巴液经静脉系统回流,促进脑内沉积的有害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清除,从而延缓甚至逆转病情进展。就相当于重建了一条‘人工分流渠’,降低脑内淋巴回流压力,将沉积的“有害”蛋白通过‘人工分流渠’回流到静脉系统,达到清理目的。因为淋巴管的直径细若毛发,手术过程需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手术仅需在颈部开微小切口,微创高效,术后恢复快,老年患者耐受性高。但杨晓博提醒,淋巴静脉吻合术并非适用于所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其效果也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早在2024年8月17日,郑州仁济医院就成功为患有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5年的58岁杨阿姨完成了双侧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术前,杨阿姨不认识家人、言语错乱、不会穿衣服、不会自己坐等,术后第1天,杨阿姨就能与大夫沟通、记起家人的名字等。术后第3天,杨阿姨针对大夫的提问回答流畅,也记起了全家人的姓名及与家人的关系,患者精神状态、情绪、记忆力、认知力显著改善。截至目前,郑州仁济医院已完成近50例此类手术。
当天,郑州仁济医院正式揭牌成为河南省骨科医学中心联盟单位、揭牌成立许建中教授专家团队会诊中心、全国知名骨关节专家团队会诊中心、河南省高端关节置换分中心,并邀请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徐洪亮教授担任医院阿尔茨海默病诊疗中心指导专家。在学术交流中,河南省骨科医学中心主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建中教授,中国融通骨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关节外科主任马敬涛教授及郑州仁济医院院长侯建玺教授等国内骨科、显微外科领域权威专家,围绕阿尔茨海默病、关节脊柱和骨质疏松疾病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此外,郑州仁济医院当天还启动了关节置换慈善项目,以及阿尔茨海默病专家联合会诊、骨关节专家联合会诊等义诊活动。家住紫东河的一位大爷很是感慨地说道,“我这个肩关节疼痛是老毛病,想去郑大一附院骨科找许建中教授,挂不上号,需要等,离得还远,今天郑州仁济医院把许教授请到了家门口,这个活动办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