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县人民医院开展“校园急救技能培训”活动

2025-4-1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侯少飞 通讯员孙小明 李涛)4月15日中午,郸城县人民医院新城院区急诊科医护团队走进郸城县青青葵幼儿园,为全校20余名教职工开展心肺复苏(CPR)及海姆立克急救法技能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模拟演示与实操指导,助力教师掌握“黄金四分钟”急救技能,为校园安全再添一道“防护墙”。

培训现场,该院急诊科主任张开以“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急救”为主题,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气道异物梗阻、心脏骤停等突发情况的识别与处理原则。通过PPT图文演示和急救动画视频,教师们直观了解了婴幼儿与成人生理差异对急救操作的影响。

“时间就是生命!4分钟内是心肺复苏的黄金窗口期,正确施救能大幅提高生存率。”张开现场反复强调道。

实操演示环节,急诊科护士长李建坤携团队人员李娟、周健水等,利用医用模拟人道具,分步骤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标准流程:从评估环境安全、判断意识呼吸,到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每一个细节都严谨规范,力求利用专业示范动作传递科学方法。

针对幼儿园场景,医护人员特别展示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差异——1岁以下婴儿采用“背部叩击+胸部冲击法”,而儿童及成人则适用“腹部冲击法”。逼真的模拟情境和医护人员的生动解说,让在场教师屏息凝神,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手把手教学让技能落地“记住口诀‘剪刀、石头、布’”“向后上方冲击……”在分组练习环节,教师们轮番上阵,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海姆利克及心肺复苏模拟操作。急诊科团队逐一纠正姿势、操作位置,确保动作标准有效。针对教师们提出的“施救时如何控制力度”“遇到特殊情况如何处理”等问题,医护人员结合幼儿身体特点给予个性化指导。经过反复练习,教师们逐渐从生疏到熟练。

“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做起来才知道需要这么多细节,这次培训真是‘干货满满’!”一位教师感慨道。幼儿园园长表示,“这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应急能力,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人人学急救’的必要性。未来我们将定期组织复习演练,让急救技能真正转化为守护孩子的‘本能反应’。”

此次培训,不仅是医校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更传递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理念,确保让更多“生命守护者”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