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杨:“熊猫侠院长”和他的6000毫升“熊猫血”

2025-4-1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张雨萌 游新苗 袁媛

从2011年10月到2025年4月,15次无偿献血,累计捐献热血6000毫升!更加令人惊奇的是,这6000毫升热血竟然还是尤其罕见的“熊猫血”——这是新安县人民医院院长柳杨隐藏了十多年的热血故事。

2011年10月15日,柳杨走进洛阳市纱厂南路献血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无偿献血。“几天后,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我的血有点特殊,是Rh阴性血,也就是俗称的‘熊猫血’!”柳杨说。

“得知自己血型时,我唯一想到的就是一定要坚持献血,为他人,也为自己。”柳杨说,在卫健系统工作,他深知如果没有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者将面临何等危险,稀有血型者在用血的困难则更大。在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的建议下,柳杨加入“洛阳稀有血型之家”微信群。“从入群那天起,我就把这个微信群置顶,时刻准备着。”他说,群里可能有应急献血通知,在这个稀有群体中,大家必须“抱团取暖、互相关爱”。同时,多年来,每次卫健系统组织的献血活动,柳杨都积极参加。2025年4月11日,他再次走进位于新安县人民医院献血屋,完成了自己的第15次无偿献血。

“好多人以为医生不献血,其实,我的很多同事都有献血经历,因为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急需用血、需要长期用血的患者,我们有两种挽救生命的方式——救治和献血。”柳杨说。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增强,县医院的手术数量增长迅速,临床用血量也越来越大。自己之所以愿意透露这个“秘密”,就是要现身说法,感召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你不献血、我不献血,当病痛发生在我们或亲人身上,需要用血的时候,怎么办?”柳杨说,当然有人问过他,献血对身体有没有什么影响。“第一,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再生;第二,降血脂;第三,每次献血都相当于做一次完善的血液检测。能献血,说明我身体好啊!”他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自2024年9月起,在洛阳市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献血促进奖”“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和“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的个人,凭有效证件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减免普通门诊(即除急诊、特需门诊以外的门诊)诊查费。而在新安县人民医院,这项针对无偿献血者的“福利”,被扩大了——在全市范围内成功捐献全血或血小板一次及以上的献血者本人,可在该院享受免门诊挂号费、诊查费,免急诊挂号费、诊查费的优惠政策。

“我想让每一位无偿献血者知道,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都记在心里。”柳杨说,“1个人献100次血,不如100个人献1次血。让每一个用伞人都成为撑伞人,患者在临床用血时,才更有保障。”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