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单孔机器人手术进肚脐“开刀”
2025-4-2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梁靓)“单孔机器人手术不是炫技,是为了让患者少受苦!”4月23日,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院(开元院区),说到单孔机器人手术的事儿,妇科肿瘤病区主任樊冬梅说。这项技术的核心价值,不在于手术看起来多高端,而是落在患者身上的“减法”——切口变少、疼痛减轻、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感染风险更低。
不久前,56岁的张女士绝经6年后的一次出血,竟查出子宫内膜癌,并将她推到手术台前。更让她意外的,樊冬梅为她安排的手术方式:一个隐藏于肚脐内的切口,当前最前沿的单孔手术机器人进入完成肿瘤切除、淋巴清扫等全部操作。
“传统腹腔镜手术至少要开4个孔,单孔机器人手术只需要开一个隐藏在肚脐内的小切口。”樊冬梅直言,切口越少,手术难度越高。单孔机器人手术意味着手术路径集中、操作空间狭小、视觉通道更复杂,对医生手的稳定性、操作策略及解剖结构理解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张女士的手术持续了两个多小时,通过一个小切口,完成了子宫和附件的切除,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腹膜多点活检等一系列操作。术中出血量不到50毫升,第二天她已能下床走动了。最让张女士惊讶的是,她肚子上几乎看不到伤口。
樊冬梅说,单孔机器人手术不是自动化操作,医生要通过控制台用手指和腕部灵活稳定地操作,下达每一个动作的指令,借助其10倍放大的高清三维影像视野,遥控3支蛇形手术臂及1支内窥镜进行精准操作。整个过程看似无声,实则每一步都要在毫米之间拿捏精准。目前,该团队已完成多台单孔机器人手术,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展,从早期的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剥除、复杂粘连子宫切除,到如今的子宫内膜癌等肿瘤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