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伤口造口门诊护士彰显专业功夫
2025-4-2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医药卫生网讯(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梁靓 张文婷)“多亏了李护士,不然我妈真不知道要遭多少罪。”近日,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郭奶奶(化名)的女儿说着,眼眶微微发红。一个多月前,年近九旬的郭奶奶骶尾部曾经溃烂见骨、触目惊心的伤口,如今已几近愈合,长出了一层粉色的新肉芽。
患者家属口中的李护士,是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伤口造口门诊的国际伤口治疗师李红沛。一个多月前,郭奶奶被送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重症医学科(外科)时,其骶尾部和两侧髋部出现了大面积、深度的压疮,伤口渗出大量刺鼻脓液。由于长期卧床、营养不良,郭奶奶格外消瘦,加上老年痴呆和反复腹泻,伤口愈合难上加难。“当地医院说治不了,我们看着伤口一天天恶化,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郭奶奶的女儿回忆道。
看着郭奶奶身上令人揪心的伤口,重症医学科(外科)迅速邀请李红沛进行会诊。李红沛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郭奶奶量身定制了一套科学的伤口治疗方案。治疗中,李红沛采用负压引流技术,通过清创、营养支持、运用新型敷料等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促进伤口尽快愈合。同时,考虑到郭奶奶年龄大、伤口易污染,李红沛将负压装置的更换时间定为3天左右一次。
经过李红沛的耐心换药和悉心照料,郭奶奶的伤口奇迹般地有了起色。原本长达15厘米的左侧髋部伤口,已几近愈合,粉色肉芽也开始生长。如今,郭奶奶已顺利从重症医学科(外科)转入普通病房,很快就能出院了。看着母亲能安稳入睡,子女们终于露出笑容:“当初觉得这么严重的伤口肯定没救了,是李护士用耐心和技术创造了奇迹。”
面对家属的感谢,李红沛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语气平淡却满含真诚:“作为专科护士,让慢性难愈合的伤口快点好起来,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每次看到患者伤口痊愈,我由衷地为他们高兴,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对于长期卧床的老人,家属一定要多上心。”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伤口造口门诊负责人张晓辉说。勤翻身是预防褥疮的关键,一般建议两小时翻一次身,但如果老人身体特别虚弱,最好一小时甚至半小时就翻一次,尤其要确保已出现或易出现压疮的部位切实得到减压。床铺要保持平整,有条件的话,可以给老人使用静态气垫床,这样能减轻身体压力。另外,老人大小便后,一定要及时清理,保持皮肤干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