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骨折卧床不起 商医延伸诊疗温暖山区

2025-4-2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徐坤冉 杨翔

“医生,我母亲摔伤了腿,现在情况很不好,你们能来家里看看吗?”4月17日上午,商城县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的电话里传来焦急的求助声。家住长竹园乡93岁的康奶奶不慎摔倒导致右胫腓骨严重错位骨折。当地救治条件有限,加之老人严重晕车,伤腿未得到及时救治,已出现皮肤溃烂、水泡密布等危急情况。接到求助后,该院骨科一病区副主任医师陈炜当即携带夹板、消毒器械和急救药品,驱车一个多小时,奔赴四十公里外的老人家中。

当陈炜抵达时,眼前景象令人揪心:老人因疼痛整夜难眠,右小腿多处表皮破溃渗液,已出现感染征兆。“这是典型创伤后张力性水泡,必须立即处理。”作为创伤骨科专家,他深知开放性骨折伴随皮肤感染可能引发骨髓炎的风险。陈炜俯身半跪在床榻前,先以娴熟手法为老人彻底清创消毒,仔细挑破水泡、处理溃烂组织。考虑到老人重度晕车无法转运,他果断决定现场施行手法复位联合夹板外固定术。在消毒清创后,陈炜通过持续柔和的牵引手法将老人错位的胫腓骨精准复位。

骨折复位与固定完成后,老人惊喜地发现伤腿疼痛大减,并且已能微微活动。处理完伤口后,陈炜还为家属示范了防褥疮护理技巧,更令家属感动的是,陈炜返程后仍坚持电话问诊,远程指导护理细节。

 

“山区留守老人就医难,我们必须把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正是无数个“陈炜”以山海可平的担当,架起了基层医疗的连心桥。他们让“人民医生”四个字,化作深山夜雨时的一盏灯、百姓心坎里的一味药,日夜守护着大别山区这片红色土地上最珍贵的生命之光。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