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的提灯女神

2025-5-1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王正勋 通讯员 任怀江 谭延涛

这是温县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普外科护理团队。她们用温暖与专业,为患者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多年如一日,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贴心的人文关怀和强大的团队凝聚力,成为患者心中最美的白衣天使,为温县人民医院三甲医院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

专业为基,精益求精

心胸外科疾病复杂、手术风险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团队成员深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的基石。为此,每周二科室组织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从解剖生理到术后护理,深入钻研每一个细节;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并将其融入日常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科室护理团队会针对不同手术类型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对于肋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关注肺功能恢复,同时注重踝泵运动,防止血栓形成;肺癌根治术后,协助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有效咳嗽咯痰,预防肺部并发症。凭借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精准的护理措施,许多患者顺利度过术后危险期,康复出院。

团队成员还不断挑战护理技术难题。针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管理,她们通过多模式镇痛方案,结合药物、物理治疗和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痛苦;在管道护理中,如:胸腔闭式引流管,肠内营养管等,不断创新改良引流装置固定方法,减少患者活动时的不适,降低脱管风险,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舒适度。

人文关怀,温暖相伴

除了专业护理,团队更注重人文关怀,让患者在病痛中感受到温暖与尊重。她们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用微笑和耐心为患者驱散恐惧阴霾。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会热情接待,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和住院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住院期间,关注患者心理变化,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烦恼与担忧,给予安慰和鼓励。

2025年3月,一例食管癌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情况差,患者不能有效吐痰。护士们每天轮流为患者讲解指导如何有效咳嗽排痰。在护士们的关心鼓励下,老人逐渐信心满满,积极配合治疗,最终很快康复出院。出院时,老人满含热泪地说:“是你们的关爱让我有了战胜病魔的勇气,谢谢你们!”

她们还关注患者家属的需求,每月定期举办公休座谈会,讲解疾病知识和护理要点,解答疑问,缓解家属焦虑情绪。在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微信公众号推送健康科普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确保患者在家中也能得到科学指导和关怀。

团结协作,共克难关

心胸外科护理团队是一个充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面对紧急情况和危重患者,总能迅速响应,协同作战。在日常工作中,护士们分工明确又紧密协作,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护理,每个环节都衔接顺畅,确保患者得到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创新进取,引领发展

在做好日常护理工作的同时,科室护理团队积极开展护理创新实践。她们结合临床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开展创新项目,探索更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技术。近年来,团队在管道固定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部分技术在医院内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需求,团队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活力交接班记录电子化,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科室制作健康宣教树,开展线上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疾病相关健康知识。

患者朱先生因突发胸闷3天入院,后被确诊为左侧自发性气胸,在该科行手术治疗,进行了胸腔镜下左肺上叶楔形切除术+胸腔镜下胸膜粘连烙断术。术后,朱先生通过使用单向阀气球进行肺功能锻炼,情况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心胸外科护理团队,用专业、爱心、团结和创新诠释着护理工作的神圣使命。她们是患者生命的守护者,是医疗团队的重要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未来,她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患者的健康福祉不懈努力,书写更加精彩的护理篇章。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