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分钟手术的“心”生时速

2025-5-1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王正勋  通讯员 郑雅文 任怀江

4月7日,温县人民医院产科多学科团队(MDT)凭借精湛技术与紧密协作,成功护航一名合并围产期心肌病、妊娠期高血压、子宫肌瘤的重症孕妇顺利分娩,母婴平安。

“妊娠杀手”:高龄孕妇遭遇“心”危机

3年前,产妇杨女士曾因妊娠期高血压并发围产期心肌病,分娩后心脏功能始终未完全恢复。此次妊娠至37周时,她再次出现血压飙升、下肢水肿等症状,经检查发现尿蛋白3+,心脏超声提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仅38%(正常值≥55%),心脏泵血能力严重受损,随时可能因心力衰竭危及母婴生命。

“拆弹”团队:多学科精准施策护航生命线

面对这一高危病例,产科主任医师张晓燕迅速启动产科MDT应急机制:产科牵头,联合心血管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等专家展开多轮会诊。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史雷说,患者心脏扩大、肺底湿啰音提示已存在早期心衰,需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并加强利尿治疗。

产科主任、主任医师黄丽娟综合评估,胎儿已足月且母体心脏负荷达极限,需立即终止妊娠,选择剖宫产降低分娩风险。

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刘海花创新采用椎管内麻醉联合循环动态监测技术,最大限度减少麻醉对心功能的抑制。

重症医学科与新生儿科团队则严阵以待,为术后监护和新生儿复苏做好双重保障。

专家们各抒高见,最终为患者制定了周密、科学的救治方案。

生死时速:37分钟手术实现“心”生

据了解,“围产期”心肌病产妇的术后护理至关重要,科室护理团队立即邀请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产房等护士长进行会诊,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精准控制补液速度与总量,动态监测出入量;通过踝泵运动与气压治疗预防血栓;营养科定制低盐高蛋白膳食,帮助产妇心脏康复。

“小宝宝很健康!你只要配合积极,保持一个好心态,很快就能回家!”她们在精心为杨女士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还时刻关注产妇的心理情况,每天深入病房安慰她、鼓励她,给予她心理支持。

经10天系统治疗,杨女士心功能显著改善(LVEF恢复至50%),母婴平安出院。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