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毫升血泊中的生命守护者

2025-5-1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常俊伟 通讯 员徐静

凌晨0:16,辉县市中医院妇产科手术室的无影灯刺破黑暗,32岁的经产妇在娩出4490克巨大儿后,子宫如水肿的海绵般失去收缩力,瞬间涌出的鲜血染红了手术台。

这是一场三重危机叠加的生死局——经产妇的脆弱子宫、超标的胎儿体重、潜伏的炎性病变,让出血量短短两小时突破3000毫升,产妇心率飙升至140次/分,血压如断线风筝般坠落。

10分钟生死响应:多学科急救网极速铺开

“启动院内急救预案!”产科主任的指令划破紧张空气。重症医学科、麻醉科、输血科专家10分钟内集结到位,三条静脉通路同步开通,加压缝合、纱条填塞等止血手段轮番上阵。

当院内血库告急,输血科医生张敏深夜驱车从新乡中心血站带回“救命血”;辉县市危重孕产妇救治团队深夜驰援 ——市妇幼保健院医生原永亮坐阵指挥,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焦同新、市人民医院产科宋鸽两位医生接力上台,在水肿如注的子宫上展开第5轮缝合攻坚。

4小时55分淬炼:手术刀下的生命防线

“准备子宫动脉结扎!”“再推10单位冷沉淀!”监护仪的警报声中,医护人员的额头汗珠滴落在手术单上。每一针缝合都是与死神的拔河,每一袋血浆都是生命的续航。

当第12单位红细胞、1200毫升血浆注入体内,当血压指针终于回升至安全线,手术室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历经近5小时鏖战,汹涌的出血终于止住,母婴平安的捷报穿透黎明前的黑暗。

生命背后的“提灯人”:县域医疗的体系力量

这场抢救的主角不仅是17名汗透手术衣的医护人员,更是辉县市“三级响应”的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从基层医院预警到市级专家驰援,从血源调配的“生死时速”到多学科协作的无缝衔接,3000毫升鲜血见证的,是“不放弃任何一位母亲”的医者初心。正如中医院妇产科医生韩晓泉擦拭汗水时所言:“我们缝补的不仅是出血点,更是一个个家庭的圆满。”

晨光渐亮时,新生儿的啼哭与医护人员疲惫的笑容交织成诗。在这场深夜的生死竞速中,他们用专业与信念筑起生命的长堤,让“提灯人”的光芒,永远照亮新生命降临的路——因为每一个妈妈的平安,都是医者心中最沉甸的重量。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