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村头急救”“门口溶栓”成为基层医疗新常态

2025-5-16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游新苗)记者从新安医共体总医院(新安县人民医院)获悉,截至5月15日,该县基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救治量达166例,创全国县域基层溶栓数量新高,“村头急救”“门口溶栓”已成基层医疗新常态,“15分钟急救圈” 基层急危重症救治能力领跑全国。

三级急救网络贯通“生命通道”。新安县依托274个标准化急救哨点(胸痛52个、卒中222个),构建起“村级哨点预警—镇级单元处置—县级中心兜底”的三级急救体系,全域急救响应时间压缩至15分钟内。通过5G远程急救系统、智能穿戴设备等数字化手段,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达”,乡镇卫生院急性心梗、脑卒中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干预时间较系统建设前缩短40%,抢出救治“黄金时间窗”。

基层溶栓技术突破全国纪录。随着6家国家级卒中救治单元、12家胸痛救治单元通过验收,乡镇卫生院急危重症救治实现“从0到1”的质变。数据显示:基层医疗机构独立完成急性心梗溶栓23例、卒中静脉溶栓166例,救治成功率分别达92.3%和89.1%,两项数据均位居全国县域首位。“现在发病10分钟就能用上溶栓药,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曾获及时救治的卒中患者李建国感慨道。

质控体系筑牢医疗安全底线。新安医共体总医院创新建立“三维质控”机制,县级专家每月驻点带教、智能系统实时监测18项急救指标、AI质控平台自动回溯分析病例,形成“救治-反馈-优化”闭环。实施以来,镇村急救单元设备完好率提升至100%,急救药品配备达标率从76%升至98%,基层医务人员独立施救信心指数达行业领先的91.2%。

“年内将实现急救哨点行政村100%覆盖,5G移动ICU投入实战!”新安医共体总医院院长柳杨说。目前,该院正在研发“急危重症救治智慧导航系统”,通过AI预判病情进展、自动匹配最优救治路径,力争将基层救治“黄金时间窗”再压缩30%,打造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国家级示范模板。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