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县中心医院让“伤筋动骨100天”成历史

2025-5-1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张治平 通讯员栗志海)一场持续90分钟的手术,让83岁、体重180斤且罹患5种基础疾病的郭大娘在术后8小时即完成首次站立行走。日前,兰考县中心医院骨科二病区团队通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骨折内固定术”创新术式,成功打破“伤筋动骨100天”的传统认知,为县域内老年髋部骨折治疗树立新的标杆。

郭大娘夜间起床时不慎摔倒造成右侧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被送往兰考县中心医院骨科二病区治疗。主治医师孔存升接诊后发现,郭大娘既往“银屑病病史”50年余、“高血压病史”10年余、“糖尿病病史”10年余、“脑梗死病史”10月余,并且郭大娘因为银屑病治疗长期服用激素,形成了体重达180斤的过度肥胖并导致骨质疏松。

 

孔存升立即向科主任、主任医师张新勇详细汇报,张新勇了解患者情况后,组织全体医生讨论患者病情并上报院医务部申请多学科会诊,经麻醉科、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神经内科一病区、内分泌科、皮肤科等学科专家会诊评估患者身体条件及围手术期的风险,之后制定施行“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骨折内固定术”的手术方案。

手术后第二天,郭大娘在孔存升的悉心指导下,离开病床开始了她“人生”的又一次学习走路。郭大娘的孩子们均是开心地竖起“大拇指”说太神奇了,打破他们根深蒂固的“伤筋动骨100天”的传统观念。

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又称为“老年人最后一次骨折”,既往传统手术PFNA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需卧床3月,术后“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失效、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较多,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患者第二天即可下床行走,较传统手术极大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目前,郭大娘每天可以在病区走廊自由行走锻炼,不日便可康复出院。

张新勇介绍,科室自2013年开始对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开展“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至今已成功开展此类手术245例,患者术后即可负重下床活动,避免了一系列的卧床并发症。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