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必争护生命 温情守护暖人心

——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医院急诊医学科护士全会勤

2025-5-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乔晓娜 通讯员 朱少辰

“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谨誓!”她是急诊科护士全会勤,自工作以来,南丁格尔誓言一直让她牢记职业道德,恪守职业操守,提醒她不忘守护患者健康的梦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

 

一次夜班值班的凌晨3时28分,抢救间15床的监护仪突然发出尖锐警报声!刚完成一轮巡视的全会勤迅速跑至患者床头,监护仪显示患者突发室颤,血氧饱和度骤降至82%,查看患者面色呈青紫色,“15床室颤!准备除颤仪。”她迅速大声呼喊值班医生,同时抓起床尾的除颤仪,迅速解开患者衣扣,快速定位,完成除颤,但心电监护仍显示不规则波形,果断采取“持续胸外按压-呼吸气囊辅助通气”组合操作。3分钟后,患者恢复自主心率,意识呈模糊状,在后续1小时中,她创新使用“定时震动唤醒法”,每15分钟轻触患者肩部进行意识评估。清晨患者苏醒后第一句话是:“我记得有个戴银框眼镜的护士一直对我呼喊加油!”——这正是全会勤在抢救过程中持续进行的听觉刺激。急诊科护士面对患者突发的病情,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迅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果断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这是护士日常工作的基本处理,但对于患者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为后续的紧急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同时为患者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年4月一天10时左右,病房收治一名因脑梗死失语的老年患者,在下午3时巡房时,全会勤发现患者持续抚摸胃部,结合入科后4小时未排尿记录,立即用沟通板确认:“这里胀?”患者眨眼2次;“这里痛?”眨眼1次。快速触诊后判断患者肠胀气,立即调整床头角度至30度,并用手掌对患者进行顺时针腹部按摩,同时播放患者家属录制的越剧选段。45分钟后,患者露出入院后第一个笑容。患者拉住她的衣角,在沟通板上缓慢拼出“女儿”二字。家属哽咽道:“妈妈是说您像女儿一样贴心。”此刻监护仪显示患者心率首次降至80次/分的安全范围。她通过将专业技术转化为有温度的护理服务,这正是优质护理服务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现代诠释。

有次夜班值班凌晨两点,全会勤如往常一般,轻轻穿梭于病房之间,细心观察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与睡眠状态,当她走到27床前,发现患者李大爷趴在床边,她轻声询问,“爷爷,您哪里不舒服?怎么还没睡觉呢?”“哦,我感觉有点心慌、头晕。”全会勤心想这会不会是出现低血糖了,连忙问:“您以前有过这种情况吗,有糖尿病史吗?”“我没有糖尿病,就是晚上没胃口,没吃饭,就喝了点水。”听了患者的诉说后,全会勤立即给李大爷测了血糖,显示3.0mmol/L,马上让李大爷进食两块面包,并扶他躺床上休息,拉起床挡,过了十五分钟后复测血糖显示6.7mmol/L,李大爷心慌症状好转,给患者讲了一些关于引起低血糖的因素及应对措施,李大爷说:“小全护士,吃完东西感觉好多了,头也不晕了,我以后一定按时吃饭,谢谢你的及时帮助。”一句句真诚的感谢,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更见证了医患之间的双向奔赴。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城市,急诊科已经开始了忙碌的治疗工作,清脆的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你好,我这边有位老年患者心慌胸闷,请准备一张床!”全会勤简单了解了情况,迅速做好应对措施。老人对医院的陌生环境感到害怕,情绪十分不稳定。她握住老人的手,轻声说道:“爷爷,您别害怕,有什么不舒服就说出来。”一边说着,一边为他整理被子,调整好输液的速度。在全会勤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老人的家属对她感激不已,拉着她的手说:“多亏了您,让我父亲在这么危急的时刻感受到了温暖和安心。”在这里,护士不仅是生命的守护者,更是心灵的抚慰者。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耐心地倾听,都能为患者驱散心中的阴霾。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冰心的这句话就像在诗意地描写护士这份工作,用温情的守护,让患者健康喜乐。有次值班时,全会勤在一楼大厅取药,碰到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步态不稳,她连忙上前询问,并为老奶奶推过轮椅,就诊后,医生建议住院进行全面检查。老奶奶听闻又面露难色,老人没跟孩子住一起,孩子们都不在身边。全会勤说:“奶奶,你听医生的建议咱先住院,后续手续我来替您办理。”老奶奶顿时眉开眼笑说:“遇到你们医院真好,想得真周到,谢谢你帮忙解决了大难题!”患者的每一句谢谢,每一个竖起的大拇指,每一个绽放的微笑,凝聚着患者的认同,彰显着一份荣誉,更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全会勤是急诊病房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无论是深夜的值守,还是紧急的抢救,以“慎独”精神要求自己,做到操作规范、服务贴心。未来她将继续坚守岗位,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繁忙工作之余坚持学习深造,提升专业技能,以患者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患者的“健康守护者”,用专业传递希望,用爱心温暖生命。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