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首例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脉搭桥术在温县人民医院成功实施

2025-5-3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王正勋 通讯员 郑雅文 任怀江

“厉害了县医院!”日前,在温县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病房,即将康复出院的刘大爷向该科主任宋继东连声感慨道,“不出温县就能为我做心脏搭桥手术!太棒了!”

 

为了患者的一切

七旬刘大爷,5月初因心慌胸闷,伴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前来温县人民医院急诊,遂收住该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

有着多年心脏介入手术的科主任杨登峰在询问患者病情时,了解到患者20年前曾有急性心肌梗病史,遂立即判断患者病情并不简单,遂征得家属同意后,为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刘大爷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即右冠中段血管90%狭窄、网状结构、远段60%狭窄,左前降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近段80%狭窄,左回旋支弥漫性病变、近段90%狭窄、中段70%狭窄,中间动脉近段70%-80%狭窄;加之十多年的糖尿病、高血压等复杂病情,老人病情危重。

生命重于泰山。心内重症团队迅速行动,立即组织心胸外科、介入科等进行会诊讨论。经过全面评估,最终建议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家属焦虑万分,更陷入两难境地。因为“心脏搭桥手术”往往需要转至上级医院进行手术,但高额的手术费用,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难以承受,加之长途的奔波,让年事已高的刘大爷无法承受。

“请放心,医院可以实施心脏搭桥术,且费用较低。”宋继东让刘大爷的一家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遂决定在该院手术救治。

创新践行使命

这是一台高难度的心脏搭桥术,县域首例“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顾名思义,不需要使用体外循环机的情况下,心脏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跳动,进行冠脉搭桥;其难点不仅在于心脏在跳动下进行血管吻合,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手要非常稳,操作精准;更要求术中麻醉的管理和手术团队的密切配合。优势是,这类手术,患者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实施高难度心脏搭桥术,标志着温县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的技术水平、麻醉管理、重症监护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为该院冠心病、心血管急危重症治疗开辟全新道路,更开创了温县心脏外科手术的先河。

为确保手术成功,医院邀请医联体合作单位——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专家张伟峰团队,前来指导手术。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以“高精尖技术集群”著称。自2023年以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多次派心外科专家来院坐诊、指导手术。尤其今年,该院以“院中院-心血管病医院”建设为契机,积极选派心胸外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器械护士、心脏疾病专科护士等多人到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进行进修学习,不断提升医院心外科技术水平。

一切为了患者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切为了患者。该院党委书记、院长杨纪明高度重视,立即安排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全力以赴实施这次手术。心外科、心血管内科、ICU、内分泌科、麻醉科、影像中心、医务科、科教科等部门召开首次心脏搭桥手术多学科讨论会,针对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等问题,与省专家进行全方面讨论。

5月15日,该院再次召开术前准备会议,杨纪明委托副院长张绍杰、王霄羽、会计服务中心主任侯霞现场指导;心胸外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务科、科教科、护理部、药剂科、后勤科等部门针对手术前后所需药品、设备、耗材、环节流程,术中注意事项,术后管理等方面进行讨论,充分做好术前评估和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5月16日一早,由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斌带队,心外科主任张伟峰和麻醉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彩超室等科室负责人和团队等赶到医院。

上午10时许,全院严阵以待,手术正式开始。在心外科医生、麻醉医生、体外循环备用团队等默契配合下,开展三个半小时的手术……

下午1时许,“心脏搭桥手术成功,请家属放心!”当宋继东向刘大爷家属报告手术成功时,全体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欢呼雀跃,热泪双流。

当晚8时,刘大爷清醒了,遂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老人心脏正在恢复活力。重症医学科团队24小时观察患者病情,观察引流液、排痰、稳定心率和血压、保持呼吸通畅……最终经严密监测、积极治疗。

5月17日上午,刘大爷已经能靠坐起来自行饮食。

5月20日上午10时许。刘大爷生命体征平稳、精神状态良好,遂转入心胸外科继续治疗。

日前,宋继东团队评估刘大爷康复情况,允予他康复出院。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