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重生记

2025-7-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彭艳梅

6月26日上午,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华路院区中医科上演温情一幕:一位历经数月治疗、终于摆脱“脸抽”困扰的六旬患者与家属,将深深的谢意献给该科医生彭恩波。一段感谢,记录了一段中医针灸对抗顽固面肌痉挛的成功历程。

患者为女性,60多岁,长期饱受右侧面部不自主抽搐之苦,伴随严重眼部不适——干涩、迎风流泪、视物模糊。多方求治效果不佳后,经其他康复患者推荐,数月前抱着一线希望来到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华路院区中医科。

彭恩波细致辨证,认为其病症属中医“面风”,根源在于“肝风内动、气血瘀滞”,导致神经长期异常敏感放电。面对病程长、体质弱、症状复杂且药物耐受差等难点,彭恩波制定了个体化针灸方案:精准调治核心取穴,个体化辨证治疗方案。并运用补泻手法,面部轻刺激,远端穴位重调,辅以中药内服外敷。

治疗过程呈现清晰改善轨迹。第一疗程:面部紧绷感显著减轻,当晚睡眠质量即获提升;第二疗程:令人困扰的面部抽搐频率锐减50%-70%;第三疗程(治疗1个月后): 面部活动基本恢复平静,睁眼无力感消失,患者重拾久违的自信与安宁。

彭恩波阐释其机理:关键在于“治风先治血”。通过远端取穴整体调节气血运行,切断“神经异常兴奋-肌肉抽搐”的恶性循环链,从根源上为神经“减压”,促使功能恢复平衡。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