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捣乱”:揪出元凶守护鼻腔清新

2025-7-24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如同鼻腔里的“隐形捣蛋鬼”,常让患者鼻塞、流涕、头痛难忍。据统计,我国慢性鼻窦炎患病率达8%,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将从疾病本质、诱因、症状识别、治疗手段及预防策略五个维度,为大众提供科学实用的健康指南。

一、鼻窦炎的“真面目”:鼻腔里的“闷堵危机”

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内的含气空腔,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它们通过小孔与鼻腔相通,形成“呼吸通道网络”。正常情况下,鼻窦黏膜分泌少量黏液,吸附灰尘、细菌后通过纤毛摆动排出,维持鼻腔清洁。

当病毒、细菌或过敏原入侵时,鼻窦黏膜会启动“防御机制”: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激增,导致纤毛运动受阻,黏液无法排出而积聚在鼻窦内。这种“闷堵”状态不仅引发鼻塞,还为细菌滋生提供温床,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鼻窦炎。

二、五大“元凶”引发鼻窦危机

1. 感染性因素

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主要致病菌,常继发于感冒后。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趁虚而入,引发急性鼻窦炎。

病毒感染: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在感冒初期破坏鼻窦黏膜屏障,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约30%的感冒患者会继发鼻窦炎。

真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激素者),真菌在鼻窦内形成菌球,导致顽固性炎症。

2. 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后,鼻腔黏膜会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引发水肿和分泌物增多。这种“过敏-炎症”循环会堵塞鼻窦开口,诱发鼻窦炎。数据显示,过敏性鼻炎患者患鼻窦炎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

3. 鼻腔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向一侧弯曲会压迫鼻窦开口,导致引流不畅。

鼻息肉:鼻腔内荔枝肉样新生物会完全堵塞鼻窦通道,加重炎症。

泡型中鼻甲:异常肥大的中鼻甲会压迫筛窦开口,引发反复感染。

4. 邻近器官感染

扁桃体炎、腺样体炎等炎症可能通过咽鼓管或直接蔓延至鼻腔,引发鼻窦炎。儿童因腺样体肥大,更易出现此类情况。

5. 环境与生活习惯

空气污染:PM2.5、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会损伤鼻窦黏膜,削弱防御功能。

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破坏纤毛运动,影响黏液排出。吸烟者鼻窦炎发病率是非吸烟者的2倍。

过度疲劳:长期熬夜、压力大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三、四大“信号灯”识别鼻窦炎

1. 鼻塞:早期为间歇性,晨起或气温变化时加重;后期发展为持续性,需张口呼吸,夜间打鼾明显。

2. 流涕:分泌物由清亮转为黄绿色脓涕,量多且黏稠,常倒流至咽喉,引发咳嗽。

3. 头痛:不同鼻窦发炎疼痛部位不同:

上颌窦炎:面颊部胀痛,晨起轻、午后重。

额窦炎:前额部疼痛,晨起加重、午后减轻。

筛窦炎:两眼之间或眼眶内深部疼痛。

4. 嗅觉减退:炎症累及嗅区黏膜,导致嗅觉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完全丧失嗅觉。

四、三阶梯治疗策略:科学应对鼻窦危机

1. 基础治疗:药物+冲洗

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疗程10-14天。需严格遵医嘱,避免滥用导致耐药。

鼻用糖皮质激素:糠酸莫米松、布地奈德等可减轻黏膜肿胀,改善通气。每日1-2次,持续使用4周以上效果更佳。

黏液促排剂:桉柠蒎肠溶胶囊能稀释分泌物,促进纤毛摆动,加速排脓。

鼻腔冲洗: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2次,可清除分泌物、过敏原和细菌,减轻炎症。

2. 进阶治疗:物理疗法

热敷:用温毛巾敷鼻部,每次15分钟,每日3次,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鼻腔加湿: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40%-60%,避免鼻腔干燥。

针灸:选取迎香、印堂、合谷等穴位,每周2-3次,可疏通鼻窍、缓解头痛。

3. 终极治疗:手术干预

对于药物无效、鼻息肉阻塞或结构异常者,需行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手术通过微创方式清除病变组织,恢复鼻窦通气和引流功能,术后需定期复查并坚持鼻腔冲洗。

五、五大预防策略:构筑鼻腔健康防线

1. 远离过敏原

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N95口罩。

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床罩。

避免饲养宠物,或每周给宠物洗澡1次。

2. 增强免疫力

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

3. 正确擤鼻

先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出另一侧鼻涕,再交替进行。

避免同时捏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防止分泌物进入鼻窦。

4. 治疗鼻部疾病

过敏性鼻炎患者需坚持使用鼻用激素,控制炎症。

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患者应尽早手术矫正,避免引发鼻窦炎。

5. 改善环境

空气污染严重时,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关闭门窗。

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减少对鼻腔的刺激。

结语:科学应对,畅享清新呼吸

鼻窦炎虽常见,但通过识别症状、规范治疗和科学预防,完全可实现有效控制。若出现持续鼻塞、流脓涕或头痛,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记住:鼻腔健康需要日常呵护,从远离过敏原、增强免疫力做起,让清新呼吸成为生活常态!

(许昌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 周利胜)

 

 

责任编辑:星星  一校:曲星  二校:张驰  三校:贾佳丽  一审:杨小玉  二审:赵曦  终审: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