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香里的微光:记录中医康复室温暖的一天
2025-8-27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医药卫生网讯(记者李志刚 通讯员白霞)8月24日早上,荥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的治疗室飘起淡淡的药香——混合了中药的香囊轻轻摇曳,墙上贴着小熊图案和“我们一起加油”的标语,让整个空间显得温馨而安静。
康复医学科医生杨迅正在准备推拿用的治疗盘,她将推拿油搓热在掌心,轻声说道:“今天小豆豆来,得先让他放松下来,昨天捏脊时他还怕痒呢。”话音刚落,诊室门被推开,一位妈妈抱着三岁的豆豆走了进来。豆豆因脑瘫导致肌张力偏高,小手时常紧握,双腿也不易伸直。杨迅没有急着开始,而是把积木铺在地毯上:“豆豆看,这个小车会转哦。”趁孩子注意力被吸引,她轻轻握住他的手腕,在“板门穴”上柔和打圈——“这个穴位有助于调理消化,豆豆最近吃饭是不是好一些了?”妈妈点点头,声音有些哽咽:“昨天他自己抓起了一块饼干……以前手都张不开。”
靠窗的治疗床上,五岁的朵朵正安静地趴着,接受“捏脊”治疗。她因自闭症很少开口,后背格外纤细。杨迅医生沿她的脊柱两侧自下而上轻轻捏拿,一边柔声引导:“朵朵,阿姨在帮你‘拔高高’哦。”这一次,朵朵没有哭闹,只是在“肾俞穴”被轻按时微微动了动脚趾——“这里是我们藏力气的地方,点一点,帮助朵朵走路更稳。”
午休时,走廊传来轻轻的儿歌声。杨迅医生正指导家长学习“补脾经”的推拿方法:“从大拇指根推向指尖,每天坚持有助于消化和吸收。”一位奶奶举着手机认真记录,忍不住分享:“上次学了揉足三里,现在孩子自己都会说‘揉揉舒服’!”
下午的集体课上,孩子们围坐一圈,跟着杨迅医生做“摩腹操”,一边念着童谣一边在肚子上画圈。一直沉默的朵朵,突然伸手碰了碰旁边孩子的玩具——那一刻,她妈妈的眼圈瞬间红了。这是孩子第一次主动与他人互动。杨迅悄悄向妈妈比了一个鼓励的手势。
夕阳西下,诊室里渐染金黄。小豆豆原本紧握的手,竟缓缓张开,握住了杨迅递来的积木。妈妈赶忙举起手机,记录下这颤抖却坚定的一刻。“他在努力告诉我们,他能行。”杨迅医生微笑着,眼里映着晚霞的光。
药香依旧袅袅,推拿油下去了大半,墙上的身高尺又新添了几笔标记。杨迅在日志中认真记录:“豆豆,可主动抓握;朵朵,出现社交尝试……”每一行字,都像是悄悄发芽的希望。
明天,这里仍会有哭声与笑声交错,有父母的焦虑也有成长的喜悦。而中医康复室,始终像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托着每一个小小的生命,陪伴他们一步步走向更明亮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