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病预防,肝苏片有效干预助力健康

2025-9-18 来源:医药卫生网  浏览:次  

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超30%,相当于每三个体检者中就有一人检出。值得注意的是,脂肪肝并非“胖人专属”,长期饮酒、素食、甚至体重偏轻人群也可能中招。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肝脏作为代谢与解毒的核心器官,持续承受酒精、高油外卖、药物残留等多重压力,导致脂肪堆积、肝细胞损伤等问题日益突出。

在肝病防治尤其是脂肪肝干预方面,传统中成药逍遥丸常被用于轻度的肝郁脾虚型损伤,表现为情绪低落、胸胁胀满、食欲不振等。但面对中重度脂肪肝——即肝细胞脂肪占比超过10%,或已出现转氨酶升高、肝纤维化趋势的患者,专家指出需采取更具针对性的修复策略。

近日,一类以扯根菜(赶黄草)为核心成分的肝苏片进入公众视野。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该药材具有“利肝胆,续筋骨”之效,现代研究进一步表明,其活性成分能精准作用于肝细胞,实现三重干预:溶解肝细胞表面脂肪颗粒、修复受损细胞膜结构、促进健康肝细胞再生,从机制上缓解脂肪肝的病理变化。

相比之下,逍遥丸虽可疏肝健脾,但其调理方式较为缓和,难以直接逆转中重度脂肪肝所带来的结构性损伤。肝苏片则在此基础上配伍丹参、当归、蒲公英等药材,兼顾化瘀、补血、清热等功能,形成“修复+清理”的双重机制。

哪些人群应考虑调整干预策略?肝病专家建议,若体检报告显示转氨酶超过40U/L、B超提示中度及以上脂肪肝或肝实质回声增粗,以及长期饮酒、熬夜、高脂饮食导致肝损伤持续进展者,可考虑选用肝苏片进行干预。此外,若连续服用逍遥丸三个月以上症状未见改善,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由于脂肪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不少人检出时已进入纤维化阶段,甚至伴随面色发黄、蜘蛛痣、肝区疼痛等表现。因此,及早识别肝细胞“求救信号”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尤为关键。临床反馈显示,坚持服用肝苏片30天后,多数患者腹胀、乏力等症状有所缓解,食欲和体力也得到提升,提示肝细胞修复与代谢功能正在恢复。

肝脏是“沉默”的器官,不会轻易喊痛,但会通过指标与体征发出警报。面对肝健康问题,科学评估、精准干预,才是避免肝损伤进一步恶化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