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中心医院:成功救治一名慢加急性重症肝衰竭患者

2025-9-3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张治平 通讯员孟旭 沈迎兵)近日,在尉氏县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区医疗团队的技术攻坚与护理团队的暖心守护下,成功救治一重症肝衰竭患者,肝功能指标实现“指数式”好转,再次彰显了医院在急危重症肝病救治方面的硬核实力。

38岁的患者(男性)因“慢加急性肝衰竭”紧急入院,皮肤、巩膜黄染如橘皮,甚至连尿液都呈浓茶色。病区副主任闫瑾接诊后,检验单显示:总胆红素飙至304.1umol/L(正常上限的10倍);直接胆红素219.5umol/L(近乎“爆表”);间接胆红素:84.6umol/L;谷丙转氨酶:197.53U/L;谷草转氨酶:128.7U/L。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双双升高。这是肝衰竭最凶险的阶段,每分每秒都在和死神赛跑。

 

该院病区主任刘凯芹通过多次查看患者瞳孔、听诊心肺,在病床旁推演治疗方案,医疗团队迅速筑起“双防线”:一边通过保肝降酶药物为肝脏“灭火”,一边启动人工肝支持系统——这台“体外净化器”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清除胆红素、毒素等“致命垃圾”,再将“净化血”输回体内。

当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仪器轰鸣声在病房里响起时,护士们的动作快得像上了发条:穿刺针精准刺入肘正中静脉,鲜红的血液顺着管路缓缓流入“体外肝脏”——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清道夫”,将“毒泥”一点点剥离,如同为疲惫的肝脏按下“重启键”,逐步驱散“黄色阴霾”。

 

治疗全程,护理团队24小时紧盯监护仪上的每一次波动,精准执行每一次穿刺、每一滴给药;她们化身“心理树洞”,为焦虑的患者讲解治疗进展,用温暖的陪伴缓解病痛折磨。

经系列治疗后,当复查报告摆在医护人员面前时,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总胆红素从304.1umol/L降至138.6umol/L;直接胆红素从219.5umol/L降至100.6umol/L;间接胆红素从84.6umol/L降至38umol/L;谷丙转氨酶从197.53U/L降至64.38U/L;谷草转氨酶从128.7U/L降至54.3U/L,转氨酶指标近乎腰斩,那道烧红的警戒线,终于褪去了血色。

患者的皮肤黄染逐渐消退,他抬起手,慢慢朝围在床边的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虽然还有些无力,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所有人的笑容。

这场13天的生命保卫战,不仅是人工肝技术在县域的成功实践,更照见了“硬核医疗人文护理”双轮驱动的温度——当冰冷的仪器遇上滚烫的人心,当精准的技术配上执着的守护,便没有跨不过的“生命悬崖”。尉氏县中心医院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人文关怀为底色,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不断突破,守护着每一个与病魔抗争的生命安全。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侯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