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疾控“健教”团队的力量法则:“1+1+1+1 > 4”

2025-10-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赵忠民 通讯员 赵建德

健康教育是通过系统化的传播、干预和引导,帮助个体、群体乃至社会树立正确健康观念、掌握必要健康知识与技能,最终实现改善健康行为、提升健康素养、预防疾病并促进整体健康水平的社会活动与教育过程。围绕“知识—信念—行为”的转化链条,最终落地于健康行为的养成和健康状态的改善,它不仅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基础之一。

在民权县疾控中心,有这样一支独具特色的“全能型”团队:她们虽不直接治病救人,却以专业为笔,开出了千万张守护生命的“健康处方”;她们全员巾帼,却拥有覆盖战略、创意、宣讲与保障的全方位战斗矩阵。这支由郝金杰、郭春梅、管静月、段瑞兰四位同志组成的“健康教育”团队,连续四年荣获市级表彰,被评为商丘市卫生健康系统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她们的团队法则不是简单的人力叠加,而是遵循“紧密协作”的合作定律,让“1+1+1+1”的组合爆发出大于4的聚合能量。

战略与规划:团队的“最强大脑”

团队的掌舵人郝金杰,她不仅敏锐洞察健康政策与民生需求,为团队绘制清晰的蓝图和行动路径,更是引领、激励团队活力的智慧源泉。多次荣获省市表彰。她的价值不在于单打独斗,而在于激发动力、整合资源——她能精准地将任务分配给最适合的队员,让团队的每一分力量都用在刀刃上,确保团队高效协同,稳步前行。

创意与宣讲:团队的“形象代言”

团队的影响力,通过郭春梅的“笔杆子”和“沟通魅力”,以及管静月的“创意大脑”得以最大化。郭春梅作为第五届商丘市健康科普能力大赛优秀奖获得者,能将复杂的健康知识转化为充满烟火气的家常话,成为团队连接群众、传递温度的“桥梁”。管静月则负责为知识穿上时尚的“外衣”,在整个团队支持下,她参与创作的《消除肝炎积极行动》短视频荣获2024年中国健康科普大赛商丘赛区传染病专场三等奖。她们二人一内一外,一讲一创,共同构成了团队面向社会的亮丽名片。

支持与保障:团队的“稳定基石”

一个团队能走多远,既取决于坚定的目标、明确的方向、有力的执行、知识的汲取和团结协助等,又要看它的后方是否稳固。段瑞兰就是团队的“压舱石”。她默默承担起所有繁琐的后勤保障工作,从物资准备到沟通协调,事无巨细,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让前线的“创意”和“宣讲”没有后顾之忧,聚力“冲锋”。所有队员均荣获“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表彰。

凝练与升华:我们团队的故事

在这个团队里,没有纯粹的个人英雄。四年来,培训基层骨干596名,围绕“健康素养66条”“三减三健”、营养健康、合理膳食、烟草危害、心理健康、疾病防控等不断丰富健康科普形式,拓展健康科普广度,积极开展健康知识普及“五进”系列活动,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制作短视频160期、宣传专题89期、专家访谈9期、现场宣传活动41期,开展大型健康巡讲活动60余场(每场次>300人),受益人群达3万余人次。在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战略与规划、创意与宣讲、支持与保障”这套完美流程的闭环体现。

她们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了团队的力量。高效完成年度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四年间,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了13个百分点。这13个百分点的背后,是她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是民权疾控“健教”团队专业能力的生动体现,有效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充分彰显了“疾控人”的责任与担当。

她们是民权卫生健康系统中一个小而美的缩影,用专业、热情与无比的默契,展现了新时代公卫人的卓越风采。巾帼力量守健康,敬业奉献绽芳华,她们用实际行动坚守健康教育事业,用心用情守护群众健康,共同书写了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