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困住呼吸”到“呼吸自由”

2025-10-1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李志刚 通讯员郭慧)近日,河南省职工医院呼吸内科收到了一面承载深情谢意的锦旗,锦旗背后是一段关于生命顽强、医患同心、信任与坚守的动人故事。

患者刘先生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 仁心仁术 精心护理 关爱备至”的锦旗,亲手送到呼吸科医护人员手中时,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谁能想到,两个月前的他,还处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

原来,刘先生因意外摔伤导致脑出血,在当地医院紧急进行开颅手术后,又相继出现严重肺部感染与颅内感染,生命一度垂危,为维持呼吸,医生为他实施了气管切开术,尽管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术后却遗留了诸多精神症状:持续烦躁、躁动不安、严重失眠,加之长期依赖气管套管,康复之路艰难重重。怀着最后一线希望,家属辗转将其送至河南省职工医院呼吸内科寻求进一步治疗。

接诊后,医院呼吸血液肾病科主任郭慧带领团队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后,为其制定出规范、专业的呼吸康复治疗方案,患者脑出血术后遗留烦躁、躁动等精神症状,无法配合康复治疗,经医院脑血管病院中院院长刘金峰、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张蕾会诊,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后,给予药物调整情绪、镇静治疗,精神症状逐渐减轻,也开始了一系列规范的康复训练。并通过科学的呼吸道管理、循序渐进的脱机训练、吞咽言语训练以及全方位的心理与营养支持,患者状况日渐改善。

目前,刘先生在医院经过半个月的系统、规范、艰苦的治疗与训练,刘某的吞咽功能显著好转,经评估误吸风险降低;咳嗽能力明显增强,能有效排出痰液;多次堵管试验耐受性佳,呼吸平稳。最终,刘某的气管套管被安全、顺利地拔除!气管拔除后,经过康复治疗,已能自主端碗进食,独立行走。出院时,刘某和家属洋溢着灿烂的微笑,患者“乐了”、家属“笑了”这才是医患之间最温暖的模样。

据了解,医院呼吸血液肾病科针对气管切开患者的评估、康复治疗、拔管指征掌握及拔管后管理形成了规范化流程,同时病房已熟练开展床边纤支镜可视化吸痰、气管套管更换、气道管理、肺功能康复、吞咽康复等特色治疗和护理。通过规范化的评估-治疗-干预流程不仅能改善气管切开患者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程。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