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人民医院:丹心妙手 化险“肾”利

2025-10-9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本报记者 王正勋 通讯员 郑雅文 任怀江

“血压持续下降!血氧饱和度不稳!”8月的一天,在温县人民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监护室,警铃声与急促的医嘱声彼此交织。患者郭奶奶面色灰暗,呼吸微弱,因肾功能衰竭引发的连锁反应——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正将她推向生死边缘。一张张病危通知书,记录着病情的凶险。希望,仿佛悬于一线……

几天前,郭奶奶被紧急送入该院时,已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重状态。“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医生的话让家属的心坠入谷底。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一场与死神的极限竞速开始了。科室副主任王蛟和医疗团队立即展开攻坚。科室会诊认为核心矛盾在于衰竭的肾脏无法清除体内毒素与多余水分,导致心脏和肺部不堪重负。必须立即介入,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团队果断决策,将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作为核心治疗方案。这项技术如同一位临时的“体外肾脏”,能够持续、温和地替代患者肾功能,为心、肺等其他器官的修复赢得宝贵的时间窗口。

方案的生命力在于精准地执行。王蛟和医疗团队成员日夜守护,紧盯监护仪上每一个跳动的数字——血压、电解质、体液平衡……根据实时数据,他们精细调整着每一次净化的脱水量和速度,犹如在刀尖上舞蹈,既要有效减轻心脏负荷,又必须严防次生风险。护理团队不仅是治疗方案的关键执行者,更是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支柱。“奶奶,坚持住!”“放心,我们在。”一声声鼓励,一次次轻柔精准的操作,共同筑起了守护生命的温暖防线。

奇迹,在精准的医疗与温暖的守护中孕育。第5天,老人的呼吸逐渐平稳;一周后,关键指标趋向正常,生命警报暂时解除;第10天,老人病情稳定,达到出院标准。一场看似不可能的生命逆转,在这支不言放弃的团队手中成为现实。

近日,康复出院的郭奶奶在家属的陪伴下,亲手将一面熠熠生辉的锦旗送到王蛟和医护人员手中。“医术精湛情暖人心,精心护理待患如亲”——锦旗上的话语,道尽了全家人的感激。“是你们没有放弃,给了老人第二次生命,这份恩情我们永世不忘!”家属激动地说。

接过承载信任与肯定的锦旗,王蛟说:“这既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它将激励我们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信念,不断精进技艺,用更有温度的医疗,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