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周口市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借助该项目的带动,周口“三医”协同发力。该市一方面做强市级龙头,推动市级医院和国内高水平医院合作,共建区域医疗中心,实施“名医领航”计划,吸引知名专家来周口设立工作室,加强重点专科建设。通过这些举措,带动开展了172项新技术。2024年,心血管、呼吸、神经疾病这三个专科的区域医疗中心,年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和手术量,分别比2021年增长了92%、71%和46%,老百姓到外地看病的情况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夯实基层基础,加大投入,完成了县级医院的升级、乡镇卫生院的达标改造和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
同时,周口市强化市县一体。该市把市、县、乡、村的医疗机构整合成3个医疗集团和22个县域医共体,实行统一管理,让大医院和社区医院之间的转诊更顺畅。建设互联网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推动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市县”。
周口市还推进信息赋能,搭建了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打通医疗、医保、医药数据,实现了跨部门共享与多层级应用,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统一部署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帮助基层医生科学诊断、合理用药,规范了诊疗行为,提升了基层首诊能力。
在持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上,周口市全面落实便民就医“少跑腿、优流程、提质量、强能力”28项举措,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家庭病床、“互联网+护理”等服务;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为患者节省了5300多万元。周口还推行按床日、按病种等医保多元支付方式,开展“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优价的药品,还能医保结算报销,减轻负担。
杨敏介绍道,近期,周口市还将上线“健康周口”小程序,用户通过手机不仅能查询个人健康档案、检查检验报告、住院信息,还能享受挂号预约、申请建家庭病床等服务,方便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