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到晚期,肺癌会给身体发出哪些“警报”?
2025-10-22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在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率榜单上,肺癌常年占据榜首,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很多人以为肺癌早期毫无征兆,等到出现明显不适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事实上,从早期到晚期,肺癌会通过身体发出一系列“警报信号”,只是这些信号常被误认为是感冒、支气管炎等普通疾病,从而被忽视。了解这些信号,能帮我们更早捕捉肺癌的踪迹,为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肺癌早期的“警报”往往温和且隐蔽,容易与常见呼吸道疾病混淆,这也是很多人延误就医的主要原因。最典型的信号是持续性干咳,这种咳嗽不同于感冒引起的短暂咳嗽,通常没有明显痰液,或仅咳出少量白色泡沫样痰,且持续时间超过2周,服用普通止咳药后效果不佳。部分人会出现痰中带血的情况,可能是痰里夹杂少量血丝,或呈现淡红色痰,这是因为肿瘤组织血管丰富且脆弱,咳嗽时容易破裂出血,出现这种症状绝不能当作“上火”或“牙龈出血污染痰液”而掉以轻心。
除了呼吸道相关症状,早期肺癌还可能发出“非典型警报”。比如不明原因的乏力,即使没有过度劳累,也总感觉身体沉重、精神萎靡,休息后也难以缓解;还有轻微胸痛,疼痛多为隐痛或钝痛,位置不固定,有时随呼吸或咳嗽加重,容易被误认为是“肋间神经痛”或“肌肉拉伤”。此外,少数人会出现低热,体温多在37.5-38℃之间,且持续不退,这是肿瘤组织坏死吸收引发的“癌性发热”,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无效。这些早期信号虽然不剧烈,但只要出现“异常且持续”的特点,就该及时就医检查。
随着病情发展,肺癌进入中期后,“警报”会变得更明显,且开始影响身体其他功能。此时咳嗽会进一步加重,可能从干咳转为剧烈咳嗽,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明显,这是因为肿瘤逐渐增大,压迫或堵塞了支气管,导致肺部通气功能下降。胸痛也会升级,从偶尔的隐痛变为固定位置的持续性疼痛,有时还会放射到肩部或背部,疼痛程度随病情进展逐渐加剧。
中期阶段,肺癌还可能出现“全身警报”,比如快速体重下降,在没有刻意节食或运动的情况下,1-2个月内体重下降5公斤以上,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会消耗身体大量营养,同时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导致食欲减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声音嘶哑,这并非咽喉炎症引起,而是增大的肿瘤压迫了控制声带的喉返神经,这种嘶哑通常突然出现,且常规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无效。
当肺癌发展到晚期,身体发出的“警报”会变得剧烈且全面,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此时呼吸困难会成为常态,即使安静躺着也会感觉憋气,甚至需要借助吸氧维持呼吸,这是因为肿瘤广泛侵犯肺部组织,或出现胸腔积液,导致肺部无法正常扩张。咯血症状也会加重,从痰中带血变为大量咯血,严重时可能引发窒息,需要紧急处理。
晚期肺癌还会出现转移相关的警报,肿瘤细胞会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身体其他器官,引发相应症状。比如转移到脑部,会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肢体无力等症状;转移到骨骼,会导致骨骼剧烈疼痛,甚至发生骨折;转移到肝脏,会出现肝区疼痛、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腹胀等症状。此外,晚期患者还会出现严重的全身衰竭,表现为极度消瘦、乏力、卧床不起,免疫力大幅下降,容易并发严重感染,如肺炎等。
其实,肺癌的“警报”并非无迹可寻,从早期的轻微咳嗽、痰中带血,到中期的胸痛、体重下降,再到晚期的呼吸困难、转移症状,身体一直在向我们传递危险信号。尤其对于长期吸烟、有肺癌家族史、长期接触粉尘或化学物质的高危人群,更要警惕这些“警报”,定期进行肺部筛查(如低剂量螺旋CT)。记住,肺癌的治疗效果与发现时间密切相关,早期肺癌经过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而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不足10%。及时捕捉身体发出的“警报”,才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生存机会。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 韩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