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培训于10月17日开讲,课程为期3天,采用理论和灸疗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理论课程系统讲解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知识、艾灸常用操作方法等知识,帮助学员全面了解和掌握艾灸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要点,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实操体验环节,带教老师围绕艾盒灸、隔姜灸、悬灸等不同类型的灸法及艾柱手工制法,手把手指导,让学员不仅能深入理解艾灸的理论体系,还能熟练掌握艾灸操作技巧。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穴位则是气血汇聚的交点。艾灸通过刺激穴位,能够调节经络功能,进而平衡人体阴阳。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艾灸技术在维护这一平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班当日,针对培训班上80余名学员充满求知渴望的眼神,南阳市非遗李氏针灸传承教师代表、仲景灸师团高级讲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梁振新围绕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展开授课。

“成为一名合格的艾灸师并不容易,至少要知道人体百余个比较重要的穴位在哪,归属哪条经络,主治功能是什么。”开班次日,李传岐一指禅推拿流派第六代传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李得光主治医师围绕艾灸常用腧穴定位与主治等内容进行授课。他说,艾灸技术在中医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还用于预防保健。例如,艾灸对于疼痛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艾灸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增强体质。他还以体质虚寒、慢性疼痛等适合艾灸的人群为例,讲解艾灸在不同穴位的疗效,比如患有慢性颈肩腰腿痛、关节炎等疾病的人群,疼痛多因气血不畅、经络阻滞所致。体质虚寒的人常表现为手脚冰凉、怕冷、容易腹泻等。而通过艾灸特定穴位,如中脘、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可温中健脾、和胃止泻,激发人体阳气,驱散体内寒邪,改善虚寒体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
此外,参与培训的学员后期还将参加职业能力认证考核,合格后颁发相应职业技能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