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时牙齿受伤脱位?口腔医生教你做好防护与应急处理
2025-11-2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在运动场上,激烈的对抗与意外的摔倒时有发生,牙齿常常成为“无辜的受害者”。孩子踢球时门牙被撞落、成年人在篮球争抢中碰撞引起牙齿松动移位……这类情况并不少见。牙齿脱位不仅带来剧烈疼痛,还会影响咀嚼功能和面部美观,甚至可能埋下长期口腔隐患。然而,大多数人对运动护齿知识了解不足,遇到紧急情况时容易慌乱,错过最佳处理时机。
一、认识牙齿脱位:不止是“掉牙”那么简单
在各类运动损伤中,牙齿脱位是最常见的急症之一。无论是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运动,还是轮滑、滑板等需要快速反应的项目,甚至慢跑、跳绳,都存在牙齿受伤的风险。青少年和儿童由于牙槽骨尚未完全发育,牙齿稳定性相对较差,受伤概率更高。
牙齿脱位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恒牙永久缺失,引发咬合紊乱、牙槽骨萎缩等问题,后续修复既费时又费力。因此,掌握相关防护与急救知识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二、牙齿为何在运动中“离家出走”?
运动时发生牙齿脱位,主要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
1.直接外力撞击:对抗性运动中发生的身体碰撞、器械击打面部等,外力直接作用于牙齿,可能导致其脱离牙槽窝
2.场地与装备问题:场地不平、有障碍物,或鞋子防滑性差,都容易导致运动者摔倒;而忽视佩戴专业口腔护具,则会显著增加受伤风险
3.运动技巧不足:初学滑雪、滑板等运动时,若动作不规范、平衡能力差,摔倒时往往难以做出有效的自我保护动作,增加牙齿受伤可能
三、辨别不同类型的牙齿脱位
牙齿脱位按照脱离牙槽窝的程度,可分为完全脱位、部分脱位和嵌入性脱位,处理方式各不相同,需要准确辨别:
1.完全脱位:指牙齿完全脱离牙槽窝。此时首先要区分是乳牙还是恒牙:乳牙牙冠较小、颜色更白、牙根较短;恒牙牙冠较大、颜色偏黄、牙根较长。乳牙完全脱位通常无需再植,以免影响恒牙正常萌出;而恒牙完全脱位则需立即进行应急处理并尽快就医,因为恒牙一旦缺失无法再生,及时再植是恢复牙齿功能的最佳方式。
2.部分脱位:指牙齿部分脱出牙槽窝但仍与牙根相连,出现松动和移位。恒牙部分脱位应避免触碰,不要自行复位,以防加重牙根损伤,需尽快就医由医生专业复位固定。乳牙部分脱位若移位不明显、孩子没有不适,可暂时观察;如移位严重影响到进食或可能损伤恒牙胚,则需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拔除。
3.嵌入性脱位:指牙齿受外力影响向牙槽骨深部嵌入,外观上比周围牙齿短。这种情况多见于青少年尚未发育成熟的恒牙,因其牙槽骨弹性较好。年轻恒牙的嵌入性脱位通常不建议立即复位,有可能随着生长发育自行萌出,需要定期观察复查。乳牙嵌入较深如已压迫恒牙胚,需及时就医评估,必要时拔除
四、牙齿脱位的“黄金救援”指南
牙齿脱位后,时间就是成功再植的关键,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应急处理:
1.把握黄金时间:临床研究表明,牙齿完全脱位后的30分钟内是再植的“黄金时间”,此时牙周膜细胞尚未完全坏死,再植成活率最高。超过30分钟成功率明显下降,超过2小时则大幅降低。部分脱位或嵌入性脱位也需尽快就医,避免延误导致牙根吸收、牙髓坏死等并发症。
2.应急处理四步法:
1)找回牙齿:找到脱落的牙齿,务必只拿捏牙冠部分(白色可见部分),严禁触碰牙根。牙根表面的牙周膜细胞是再植愈合的关键,任何触碰或摩擦都可能导致这些细胞脱落,降低再植成功率。即使牙齿被污染,也不要用力擦拭牙根
2)清洁牙齿:如果牙齿表面有污物,应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若无生理盐水,可用干净牛奶或伤者自身的唾液替代,冲洗时间控制在10秒内,动作务必轻柔。严禁使用肥皂、酒精等清洁剂,这些物质会损伤牙根细胞导致再植失败。
3)妥善保存:若能在30分钟内就医且伤者配合,可轻轻将牙齿放回牙槽窝,让其咬住纱布或干净手帕固定。如无法放回或伤者不配合(特别是儿童),需将牙齿保存在生理盐水、牛奶或唾液中;实在没有条件时可暂用纯净水,但时间不宜过长。切勿将牙齿放在干燥处或用舌头舔舐,干燥会导致牙根细胞迅速坏死,唾液中的酶也可能损伤牙周膜细胞。
4)立即就医:完成上述处理后立即前往正规口腔医疗机构,详细告知医生脱位时间、处理过程及保存方式。医生会通过临床检查和X光片评估损伤情况,进行专业复位、固定和必要的牙髓治疗。即使牙齿已自行放回牙槽窝,也需要专业固定以防移位
五、预防为主:构筑牙齿防护网
“预防胜于治疗”,做好事前防护是降低运动牙齿脱位风险的最有效方法:
1.佩戴专业护齿器:护齿器能有效缓冲外力撞击,显著减少牙齿和颌部损伤。对抗性运动及容易摔倒的项目都建议佩戴。护齿器分为预成型、口内成型和定制式三种,其中定制式由医生根据个人牙列量身制作,贴合度、舒适度和防护效果最佳,特别适合青少年和经常运动的人群。佩戴时要确保位置正确,运动中如有不适及时调整或更换。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运动时保持警惕,对抗性运动中遵守规则,避免恶意冲撞;进行轮滑等项目时集中注意力,避开人多拥挤区域。提前了解运动风险,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巧,如摔倒时用手臂和肩部缓冲,避免面部直接着地。运动前避免食用过硬食物,以防牙齿处于脆弱状态。
3.选择安全运动环境:运动前检查场地,确保地面平整、无障碍物、防滑性能良好。室内场馆要检查边缘是否有尖锐物、器械是否完好稳固。穿着合适的运动装备,特别是选择尺码合适、具有良好防滑和支撑性能的运动鞋,避免因鞋子问题导致滑倒扭伤而引发牙齿受伤。
4.充分热身与掌握技巧:运动前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包括慢跑、关节活动和拉伸等,提高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新手学习新运动项目时,应接受专业教练指导,掌握正确技术动作,如滑雪时的摔倒与起身姿势、打篮球时的接球与运球动作,减少因动作失误导致的碰撞受伤。
六、治疗后的精心呵护
牙齿脱位经专业治疗后,后续的护理和定期复查直接关系到恢复效果与长期稳定性:牙齿再植或复位固定后,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通常安排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复查时医生会检查牙齿松动度、牙龈情况、牙髓活力等,并通过X光片观察牙根愈合状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牙髓坏死、牙根吸收等问题。如期间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就医。
恢复期间要避免食用过硬、过韧、过黏的食物,选择温凉细软的食品,使用未受伤一侧咀嚼。保持口腔卫生,饭后用温和的漱口水或淡盐水漱口;在未获得医生允许前,刷牙时应避免直接触碰受伤牙齿;如佩戴固定装置,要特别注意清洁周围的食物残渣,防止细菌滋生。
七、守护笑容,安心运动
运动是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牙齿脱位的风险可能给运动带来阴影。通过了解脱位原因与类型、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做好日常防护,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受伤风险。请牢记“时间就是牙齿”,及时正确的处理是牙齿成功“回家”的关键。
日常防护同样不可忽视:专业的护齿器、充分的准备活动、安全的运动环境,都能为牙齿构筑坚实的防线。让我们用心呵护牙齿,在享受运动快乐的同时,守护健康与活力。
(青羊区重德口腔门诊部 贺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