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换牙期必查,畸形中央尖早发现
2025-11-2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浏览:次 【查看证书】孩子换牙期,家长们常聚焦于“换牙顺序对不对”“乳牙掉了恒牙多久长出来”,却容易忽略牙齿上的“隐形隐患”——畸形中央尖。不少家长直到孩子喊牙疼、牙龈肿甚至牙齿松动才就医,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作为口腔门诊部主治医师,我见过太多因忽视它导致恒牙受损的案例。今天就带大家全面了解这个换牙期“特殊关注点”,助家长早发现、早干预,守护孩子口腔健康。
一、认识畸形中央尖
(一)什么是畸形中央尖
畸形中央尖是儿童恒牙萌出时常见的牙齿发育畸形,即在牙齿咬合面中央额外长出细小“尖状突起”。其形态多样,有圆锥形、圆柱形或半球形,主要发生在下颌前磨牙(双尖牙),以下颌第二前磨牙最多见,偶尔出现在上颌前磨牙。这个畸形中央尖内部往往有一个‘小腔隙’,直接与内部的牙髓(牙神经)相通,就像一根‘空心管’直通牙齿心脏。一旦尖部折断,细菌就能顺着这个管道长驱直入,引发感染。刚萌出的恒牙咬合面中央,这个小尖比周围牙尖突出,颜色与牙齿一致,不仔细观察易被误认为“暂时现象”。
(二)发生概率与人群特点
畸形中央尖属儿童口腔常见发育异常。它可单发或多发,有的孩子仅一颗牙出现,有的则多颗牙同时存在;且常见左右侧对称性发生,例如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有畸形中央尖,右侧同名牙出现概率也较高。这种对称性为检查提供了线索,一旦发现一侧异常,应及时检查对侧同名牙。
(三)形成原因
目前认为,畸形中央尖是由遗传与外来因素共同导致牙胚异常发育。遗传方面,家族中有类似牙齿畸形者,孩子发病风险更高;外来因素方面,胎儿期或婴幼儿期不良刺激会干扰牙胚发育,如孕期母亲病毒感染、服药,或孩子牙齿发育关键期(0-3岁)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都可能使牙胚分化异常,形成畸形中央尖。
二、为何换牙期要特别关注
(一)换牙期高发
孩子换牙期从6岁左右开始,至12-13岁结束,这正是恒牙陆续萌出的关键期,而畸形中央尖恰恰发生在新萌出的恒牙上。一方面,换牙期乳牙脱落、恒牙萌出,牙齿形态结构逐渐显露,此时畸形中央尖更易被观察;另一方面,刚萌出的恒牙牙根未完全发育,抗折和修复能力较弱,畸形中央尖这个“薄弱点”一旦出问题后,对牙齿影响比成年后更为严重。换牙期及时发现并处理,能有效避免后续一系列口腔问题。
(二)早期难察觉,后果严重
畸形中央尖早期无明显症状,孩子无疼痛不适,家长极易遗漏。然而这个小尖十分脆弱,孩子咀嚼食物、啃咬硬物时极易折断。牙尖折断后,牙髓(牙神经)暴露,细菌乘虚而入引发牙髓感染,出现剧烈疼痛、牙龈肿胀等症状。感染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根尖周炎,影响恒牙牙根发育,严重时甚至导致牙根停止发育、牙齿松动脱落。有些家长误将牙疼当作“上火”或普通乳牙问题,延误治疗,可能使原本可保留的恒牙不得不拔除,给孩子口腔健康和颌面部发育带来不可逆的影响。
三、如何早发现畸形中央尖
(一)家长日常观察
家长是孩子口腔健康“第一守护者”,换牙期需定期观察孩子牙齿。观察时可以让孩子咬住一张深色的纸片或塑料薄片,然后取出,观察咬合面上印出的痕迹,如果有异常尖锐的刺点时需警惕;也可每周固定时间,让孩子在充足光线下张嘴,家长用干净纱布或手指轻轻拨开嘴唇和脸颊,仔细观察新萌出恒牙的咬合面,重点关注下颌前磨牙,查看中央是否有异常小尖;发现可疑“小尖”可拍照记录,方便就医时给医生参考,同时留意孩子是否有不明原因牙疼、牙龈红肿、咬合不适等,出现这些症状即使未发现畸形中央尖,也应及时就医。
(二)定期口腔检查
家长日常观察重要,专业口腔检查更关键。建议孩子3岁左右起,每半年到正规口腔门诊部做一次全面口腔检查,换牙期可适当增加频率。医生借助口镜、探针等专业工具,能更细致检查牙齿形态、结构和发育情况,发现家长肉眼难察的细微畸形。对萌出不全或隐蔽牙齿,可能建议拍口腔X光片,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牙齿内部结构和牙根发育,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畸形中央尖及严重程度。定期检查还能早期干预龋齿、乳牙滞留等问题,为孩子口腔健康护航。
四、发现后的处理与治疗
(一)预防性治疗
早期发现、尚未折断感染的畸形中央尖,医生多采取预防性治疗。一是观察随访,适用于牙尖低圆钝、孩子无症状的情况,每3-6个月复查,观察牙尖磨耗和牙齿发育,无异常可继续观察,牙尖可能随年龄增长自然磨耗。二是中央尖加固法,用窝沟封闭剂或复合树脂加固牙尖及周围,增强抗折能力,但对高而尖锐的牙尖效果有限。三是分次调磨法,用专业磨具少量多次磨除牙尖顶端,每次磨除后在暴露牙本质涂脱敏剂,刺激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保护牙髓,每6-8周复诊一次,直至牙尖磨至合适高度。四是预防性充填法,目前较推荐,医生一次性磨除牙尖,根据断面情况处理,未暴露牙髓直接用复合树脂充填,轻微牙本质暴露先间接盖髓再充填,能快速消除隐患,保护牙齿发育。
(二)牙髓感染后的治疗
畸形中央尖折断且出现牙髓感染,需进行牙髓治疗,若发展到需要做根尖诱导成型术或根管治疗,不仅治疗过程更复杂、次数更多、费用更高,而且对牙齿的长期存活率也会有一定影响。牙根未发育完全的年轻恒牙,依感染程度治疗,感染局限冠髓时,行冠髓切断术切除感染冠髓,保留健康根髓,根管口放盖髓剂促进牙根发育;感染波及根髓则行根尖诱导成型术,清除根管感染组织,放诱导剂形成根尖硬组织屏障,牙根成熟后再常规根管充填。牙根已发育完成的恒牙,牙髓感染通常需根管治疗,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牙髓和坏死组织,消毒预备后用材料严密充填,消除感染源保留患牙。若牙根过短、根尖周病变过大,治疗后牙齿仍无法保留,才考虑拔除,再根据情况制定缺牙修复方案,如佩戴间隙保持器,为后续恒牙萌出或修复预留空间。
五、家长常见疑问解答
临床中家长对畸形中央尖治疗常有疑问,这里集中解答。一是治疗时孩子会疼吗?无论预防性治疗还是牙髓治疗,医生都会进行局部麻醉,确保孩子在治疗过程中无疼痛感,治疗后可能有轻微不适,一般1-2天内缓解,无需过度担心。二是治疗费用多少?费用因治疗方法、牙齿情况、地区和医院不同而有所差异,预防性治疗通常几百元,牙髓治疗则从几千到上万元不等,具体可咨询就诊医生获取详细清单。三是治疗后需要注意什么?要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督促孩子认真刷牙、饭后漱口,避免用治疗后的牙齿啃咬硬物,防止折裂或充填物脱落,同时按医嘱定期复查。四是治疗后牙齿能正常使用吗?治疗及时得当,牙齿可以良好保留,正常行使咀嚼功能,与正常牙齿无明显区别;若治疗不及时影响牙根发育,牙齿使用寿命可能受影响。
六、总结
儿童换牙期是口腔健康关键“窗口期”,恒牙将伴随孩子一生,一旦受损,不仅影响咀嚼功能和营养吸收,还可能对颌面部发育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提高对畸形中央尖的认识,切实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定期带孩子进行专业口腔检查,让孩子顺利度过换牙期,拥有健康整齐的牙齿,绽放自信灿烂的笑容。
(青羊区重德口腔门诊部 贺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