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海东:刻苦钻研 攀登高峰

2018-04-0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二版:动态 浏览:13700 次 

□王正勋 高新科

    在河南省医学界神经内科领域,吕海东的名字很响亮,他能让患者少花钱。正因为如此,吕海东每天都很忙,而且住院治疗的患者人中有不少还是由省级医院专家、教授推荐来的外地疑难病患者。作为一个市级医院的医生,吕海东为啥能够如此受欢迎?近日,我们走进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在采访中找到了答案。
    在技术上追求“精”
    在工作中,吕海东深切地体会到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和伤残率高等特点给患者带来的巨大威胁,下定决心要找出一种治疗此类疾病更有效的方法。1991年2月,吕海东带领科研小组开始了对“CT定位钻颅血肿抽吸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的分组对比分析,跟踪观察疗效,吕海东创造性地总结出了适合进行钻颅血肿穿刺治疗的入选标准、穿刺治疗的最佳时间以及穿刺并发症的处理方案。这项研究成果经临床应用后,不仅使患者免除了开颅手术的巨大创伤,而且能尽早将血肿清除,取得了创伤小、见效快、致残率低的效果,并且获得了1995年焦作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5年,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吕海东获得了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一年的机会。在进修期间,吕海东敏锐地发现北京协和医院的神经病理实验对许多疑难病例的诊断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他想如果自己所在的医院也能建立一个这样的实验室,全市的神经病学研究水平就能迈上一个台阶。
    1996年,进修回来的吕海东立即将建立神经病理实验室的想法向医院进行了汇报,并得到了医院领导的支持。当年,吕海东再次被派往北京协和医院,针对神经病理研究进行了专门的学习。深知机会来之不易的他更加努力,仅用3个月时间就掌握了从标本取材、固定、切片、染色,到阅片诊断的神经病理实验全套技术方法。
    1997年2月,经过了几个月的辛苦筹备后,我省首家神经病理实验室在焦作市人民医院正式建成。该院成功开展了神经病理检查和研究,填补了我省神经肌肉病理实验室诊断的空白。
    实验室刚刚建成的那段时间,由于没有配备专职研究人员,所有的实验工作都要吕海东一个人来完成。为了既不耽误正常的临床工作,又能够按时完成实验进度,他只能利用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为患者做活检、制作病理切片和签发病理诊断报告等。
    1999年9月,吕海东率先在全省开设了神经肌肉病专科,使众多疑难病例得到了确诊和及时的治疗。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一腔热血和救死扶伤的精神,而且要具备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吕海东说,想要拥有高超的医术,在日常工作中钻研医术和积累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在医德上追求“仁”
    高超的医术固然重要,但拥有一颗仁者之心同样重要。和吕海东接触过的医生和患者都知道,吕海东开药方有比价格的习惯,他比的不是哪种药贵,而是哪种药价格低、疗效好。“能用几元的药,就不用十几元的;能用十几元的药,就不用几十元的,这样既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又能为患者减少治病的开销,何乐而不为呢?”吕海东不仅自己是这样做的,而且常常这样告诫其他人。
    如今,吕海东所培养的一批年轻医生已经逐渐成长起来,完全可以胜任对疑难病的诊治和手术,很多人认为他可以不用那么累了。但是,吕海东依然坚持每天查房,坚持每台手术必到现场,即使晚上下班回家后还要把家里的座机电话重新检查一遍,以防漏掉医院里打来的急诊电话。
    “从上班起,我就和吕主任在一个科室工作。这么多年来,我从没有见他休息过一天,即使需要外出进行学术交流,他也会一早查完房再走。”和吕海东在一起工作多年的护士长李清玲说,吕海东只要不在科室,就一定是在去学术交流的路上。
    “虽然做医生很忙、很累,但是每治愈一位患者获得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那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吕海东说。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