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技术+人文,医生本身就是药”

2018-11-24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一版:要闻 浏览:14283 次 

本报记者  常 娟

“科学技术日臻完善,服务目标日趋紊乱。在生物医学模式下,医生眼中看到的大多是组织器官,却忽视了人,导致医疗纠纷出现。其实,医生本身就是药,既有正作用,又有副作用;同时,也有一见医生就过敏的患者。”11月22日,在2018年河南省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文骨干师资培训班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路桂军在会上分享了上述观点。
路桂军认为,医学存在的理由在于,有人在沮丧时呼吁帮助,有人怀着关切的心情想来帮助他,而这求助的愿望和提供帮助的愿望就构成了最初的医患关系。因此,医学=技术+人文。其中,人文指的是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中心的价值文化。
“在临床中,医生经常会见到这样一些患者,他们对于疼痛的感知是‘我愿死而不痛,切莫痛而不死’。”路桂军举例说,对于这些患者,医生就要学会倾听,读懂症状背后的意义,在治痛的同时更要知痛,并进行抚慰。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王一方表示,医学生活不只是技术生活、知识生活,一定是道德生活、精神生活。在临床中,医生要把利益看得淡一点儿,把患者看得重一些,在技术精进的基础上补上共情、共同决策这一课,要学会叙事、陪伴、见证、抚慰等人文技能,并以哲学、伦理视角重新审视临床路径,最终给人类苦难、生死一个豁达的安顿。
“近几年,在行业内外受到广泛关注的叙事医学就是人文医疗的一个体现。”王一方说,叙事医学强调医疗过程中“人”的因素,重视医者“认识、解释”疾病的能力。其兴起的原因就在于,疾病不只是一个生物学事件,还是一个精神事件。它要求临床医学转型,患者也可以成为讲述者,医生也要成为倾听者、共情者、分担者,不仅关注身心社灵的颠簸和颤抖,也关注疾苦历程和情节变化。
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总干事、中国医师协会编辑部主任王德坦言,医学的本质是帮助和抚慰,医生的人文情怀是当好医生的最基本素质。医生不应该把自己的目标仅仅定位在提高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的范围内,而应该有信仰,其中爱是信仰的原动力。
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广芝介绍了该院对住院医师的人文教育。该院采取环境育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实践育人的策略,组建了住院医师管理梯队和学联会,分组关注住院医师的思想动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刘章锁介绍了自己对医学人文的理解。他表示,临床医生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职业之路:第一是坚定学医之念;第二是永怀为患者之心;第三是谙熟为医之技;第四是掌握融汇沟通之术;第五是并驾教研之驱;第六是常有创新之举。其中,永怀为患者之心,就要做到坚持患者为先,拥有责任心和同理心。
此次培训班为期一周(11月20~26日)。中国医师协会全科与继续教育部主任吴苏伟、新乡医学院党委书记陈建国等12位专家就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医学人文教育进行了经验介绍。与会人员参观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史馆、人文建筑及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并到白求恩纪念馆进行了现场教学。
本次培训班由河南省卫生计生委主办、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承办。在培训期间,河南省全科医学研究所、河南省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分别挂牌成立。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