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坠入钢筋夹缝 救援人员艰难施救

2019-04-02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二版:动态 浏览:9140 次 

建筑工人坠入钢筋夹缝
救援人员艰难施救
本报记者 刘 旸  通讯员 徐淑玲

    3月25日,在河南省省立医院骨科住院的曹军(化名),已经可以正常坐立和饮食了。谈起两天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意外,他仍然心有余悸地说:“摔下来掉进钢筋夹缝里,我这是捡了一条命啊!”
    原来,3月23日15时许,曹军在工地施工时,不慎从正在工作的钢筋脚手架上跌落,从3层楼坠落到满是钢筋架结构的1层楼。更为复杂的是,他的身体夹在密集的钢筋条和钢管之间,动弹不得。
    “接到电话后,我们火速出动。到现场才发现,救援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得多。”当天出诊的河南省省立医院急诊科护士邱熙熙说,急救小组到达现场后,用了近1个小时,才艰难地转运出患者。这可以说是一场穿越“钢筋丛林”的救援。
    “因为是高处坠落伤,接诊路上我就反复叮嘱伤者的工友们不要随意搬动、挪动伤者。”抵达现场后,河南省省立医院急诊科医生毋景涛迅速开始了现场急救处置,“当时,伤者全身多处外伤,表情痛苦,颈部疼痛,腰2、腰3椎体压痛明显。为了减轻他的痛苦,避免在搬运过程中的二次伤害,我们给予其颈部固定、腰部固定。”
    可是,曹军跌落的现场环境极为恶劣,处于整体钢筋框架结构的最深处,需要拆除部分结构才能将他转运出来。
    于是,在现场的医务人员和曹军的工友们,弯腰前行、逐层拆除、缓慢转运,才将曹军成功转运至急救车上,并通过急诊绿色通道入院治疗。
    “曹军的伤情已经逐步平稳了。”毋景涛说,随着天气转暖,各个大型工地全面恢复施工,河南省省立医院所在的航空港区发生工地坠落伤的患者明显增多,“3月,急诊科接诊坠落伤患者平均1周1次,而且都发生在工地上。”
    毋景涛提醒,施工方一定要注意高层作业中的劳动保护,一旦发生意外坠落伤,应当第一时间拨打急救报警电话,同时不要随意移动伤者,原地等待专业救援。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