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3 来源:医药卫生报 第七版:临证 浏览:30624 次 

风痰上扰证的中医诊治
□马云枝

案例一

   魏某,女,63岁,有脑梗死、高血压病史。10个月前,患者出现间断性头昏沉不适,伴步态不稳,时常有脚踏棉花的感觉,曾在当地某医院进行诊疗,经头颅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显示动脉硬化、脑白质脱髓鞘及脑干梗死,并按脑梗死进行治疗,用药名量不详,治疗效果欠佳。为进一步诊疗,慕名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
    诊见:患者头昏沉不适,步态不稳,二目干涩、视物昏花,咽干口苦,慢性病容,舌质暗紫,苔白腻,脉弦。
    辨证:眩晕,证属痰湿中阻。
    治疗: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姜半夏12克,白术10克,天麻18克,茯苓10克,陈皮12克,川芎18克,川牛膝10克,葛根10克,炒僵蚕10克。共16剂,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笔者嘱患者要避风寒,畅情志,清淡饮食,勿劳累,并给予缬沙坦胶囊、盐酸贝那普利片控制血压,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
    二诊:患者服用共16剂方药后,诸症减轻。
    心得体会:
    患者为年过六旬的女性患者,以间断性头昏沉不适为主诉,根据中医辨病归属于眩晕病范畴,辨证属于痰湿中阻型。痰湿中阻之眩晕,病机为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积聚生痰,痰湿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或素体痰盛,久蕴化火,痰火壅结,扰乱清窍而为眩晕。汉代名医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亦谓其偏主于痰,有“无痰不作眩”之说,治当以健脾化湿、化痰降浊,半夏白术天麻汤是治疗痰湿中阻的常用方。笔者认为,半夏辛平消痰,降逆止呕,为君药;天麻平肝熄风,为治风痰之要药,两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杜生痰之源,为臣药;陈皮理气化痰;患者步态不稳,故加川芎活血行气,止风湿痹痛;川牛膝逐瘀通经,通利关节。患者时有口苦咽干,加葛根生津止渴;患者既往脑梗死病史,加虫类药,如炒僵蚕,一则可搜风剔络,二则可增强活血化瘀之力。患者连续服用上方后,各种症状基本消失。

案例二

   薛某,女,53岁,患有发作性头晕1年余。1年前,患者劳累后出现发作性头晕,伴天旋地转,如坐舟船,每次发作时间为数分钟,经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曾在当地某医院进行诊疗,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颈内动脉狭窄,用药名量不详,疗效一般,为进一步诊疗,慕名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
    诊见:慢性面容,精神一般,血压为120/80毫米汞柱,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睡眠可,大小便基本正常,舌紫暗,苔黄腻,脉弦滑。
    诊断:眩晕(风痰上扰型)
    治疗:祛风健脾化痰。
    药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2克,天麻12克,陈皮12克,茯苓30克,炙甘草3克,川芎12克,川牛膝12克,白术12克,葛根15克,僵蚕15克。共16剂,水煎服,每天1剂。
    心得体会:
    患者体型超重,胖人体内多湿多痰。主因患者脾气不健,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主化湿,脾气不健,则水谷精微失于布散,堆积于皮下,造成患者体型超重,精微物质过多分布于脉道,则会碍于精气流动,脾气本虚,清阳之气不足以供养脑窍,则会出现眩晕,劳则耗气,使得清阳不得上升,就会诱发眩晕。笔者认为治则当以益气健脾以治本,祛风化痰以治标,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而止头眩,两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之要药,故该方以此两味药为君药;以白术为臣,健脾燥湿,与半夏、天麻配伍,祛湿化痰、止眩之功益佳;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与白术相伍,尤能治生痰之本;使以炙甘草调药和中,煎药时可加姜枣以调和脾胃。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熄风之效,俾风熄则痰消,故眩晕自愈。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发布人:报纸编辑  编辑:报纸编辑  审核:报纸编辑

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医药卫生报(网)编辑的名义联系作者,以修改文章、领取证书等借口让作者付费。医药卫生报社在此严正声明:医药卫生报(网)编辑不会以以上等任何借口收费,请各位作者注意辨别,谨防受骗。核实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85967089